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5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84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10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湄公河经济区的形成,为我国未来大西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社会政治环境;区域合作意识加强,区域经济开发合作前景看好;区域经济开发具有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广西在湄公河经济区发展中应(一)树立正确的通道经济观;(二)坚持大协作精神;(三)坚持优先发展沿海港口城市经济道路;(四)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拉动内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82.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相似文献   
83.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亚太经济》2004,11(1):29-32
近10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快进展。在21世纪,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4.
21世纪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5.
今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13届部长会议和第9届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上海举行。鉴于这是 APEC自1989年成立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这种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而且过去几年形势的发展对APEC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此次上海会议上共同协商解决,因此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注.并且寄予厚望。 APEC的缘起与发展 APEC的成立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亚太地区多种合作意图和努力的一种综合结果。事实上,早在1965年,日本学者小岛清等人就提出成立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建…  相似文献   
86.
文章在辨析各种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尝试划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在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无主权让渡和超国家权力机构的存在、具有毗邻的地理因素和地缘关系、内部市场的开放性以及合作领域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87.
正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开展对越经贸合作得天独厚。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以及泛北部湾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中越"两廊一圈"等合作的扎实推进,越南作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不断巩固,作为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的地位进一步显现,对越合作在广西开放合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8.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经济区域性合作趋势明显增强。欧洲、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经济三大中心。然而,这三个地区本身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9.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10,(8):135-137
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Economic Cooperation in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简称GMS)机制。该年10月,亚行邀请了中、老、泰、缅、柬、越六国在马尼拉召开大湄公河次区域第1次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90.
当今世界 ,城市越来越全面地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形象 ,展现着国家和地区的实力。城市吸附着各种生产要素 ,并在集聚效应、乘数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的催化作用下 ,使其内含的各种经济能量产生裂变 ,爆发出比它们简单相加大得多的扩张力 ,从而使城市成了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的火车头。城市还将自身的能量向外扩散、幅射 ,把文明和进步撒向城市以外的广大区域。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开发中 ,遍布于这一区域的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城市同样有着特殊的功能、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城市的效用 ,从而加快整个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