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352篇
工业经济   386篇
计划管理   1082篇
经济学   1328篇
综合类   465篇
运输经济   75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912篇
农业经济   289篇
经济概况   12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31.
环割是促进作物生长改向的一种机械损伤技术,但环割时期和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2.
933.
袁颖 《中国外资》2009,(5):51-53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作为中部之“中”的河南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以郑州为中心,组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通过“九市抱团”的方式,来“突破”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中的落后和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34.
《中国外资》2009,(15):52-58
要实现《规划》的战略目标,重中之重是明确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定位和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因为只有建立在有产业和项目支持基础之上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也才能使区域内的每一个地区都共享7.98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潜力,从而形成一个强大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城市群。  相似文献   
935.
李长春  罗丽华 《上海保险》2009,(12):40-43,51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分布在长沙市天心区、长沙县、株洲市天元区、湘潭县等长株潭城乡结合部共12个行政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800余份,问卷调查采取自填式的形式,回收756份,统计有效问卷725份。同时,笔者还采访了桂花坪办事处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936.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要以完善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支撑。本文将分别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尤其是银行的稳定性以及金融运行环境的角度,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金融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制约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7.
《现代商业银行》2010,(12):65-65
展开中国地图,“西高东低”的地形跃然眼前;而在经济版图中,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为破解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传统优势经济区之后,滨海新区、北部湾经济区、横琴等概念新区正陕速崛起,长株潭、长吉图、中原城市群也奋起直追,各地都在酝酿出台措施,消除壁垒,加强协作——区域经济已成大势。  相似文献   
938.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长株潭实验区金融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株潭城市金融体制问题、农村金融体制的落后和城乡金融二元化的趋势加剧,这三方面阻碍了长株潭城乡统筹发展。为应对长株潭的金融体制在支持统筹城乡发展上出现的困难,长株潭亟需深化金融交易体制、金融组织体制和金融保障体制创新,争取到2020年建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939.
长株潭地区大量农地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为非农用地,在工业化推进中受到了严重污染。长株潭地区农地可持续经营与否直接关系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背景,对当前长株潭地区农地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志农人才农地经营模式,从农地经营主体视角对长株潭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农地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