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任何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都必然是向着科层制的趋势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科层制带来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专业性和高效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层制也遭遇了现实的困顿,面对科层制存在的种种现实困境,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来弥补科层制的缺陷,以构建学习型政府来深化我强行政改革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文章指出了科层制的现实困境,就学习型组织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2.
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上下级关系分明的科层制组织,老总与下属以及员工处在不同的层级之中。照理而言,老总与下属之间应该有距离,否则不足以显出上级管理者所特有的支配权、强制权和奖赏权。然而,现实中许多老总都觉得不好处理与下属的距离问题。所谓“工作上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63.
科层制曾在各国政府和企事业机构的行政管理中得到广泛采用,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它的缺点逐渐暴露。而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正好适应了这一变化。新公共管理与科层制相比,有了重大的突破,但科层制仍有它的重要价值,两者将长期并存,应该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64.
鲁文平 《发展》2008,(3):138-139
科层制管理模式在当今我国高校组织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由于我国高校规模的迅猛发展,在高校行政管理中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在力求探析高校科层制管理模式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刘峰 《现代商业》2007,(6):36-37
本文尝试用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来源和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困难,并通过讨论企业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采取的策略,分析我国企业选择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原因,以便对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流行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高校『科层制管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教师们看来近乎荒唐的管理行为,在那些"科层"们的身上则表现为理直气壮和趾高气扬.高校内部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其途径是单向的,权力至上而下.  相似文献   
67.
惠农政策组织传播的科层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农政策在组织传播过程中存在政策内容失真、传播渠道单一、反馈环节缺失、监督和处罚不力等困境.我国行政体制结构的“科层制扭曲”特征是惠农政策组织传播困境的重要原因,等级化、人格化和非理性的科层结构阻碍了惠农政策信息传达到农村,惠农政策处于传播失灵、策略性执行以及监督缺位状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远远低于政策预期与规划.应从减少传播层级、增进传播公开、构建政策反馈平台、加强政策传播法制化和规范化等方面着手,走出惠农政策组织传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68.
科层制与学习型组织的相容性: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发展,是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组织形式在科层制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就本质属性而言,学习型组织与科层制是不相容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核心任务之一,就在于克服科层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内在缺陷。不断地消除这一不相容性,才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9.
从科层制到扁平化--再论企业组织变革下心理契约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企业组织演进的一个必然趋势,扁平化既是对企业流程的再造,也是组织与员工心理契约的调整过程.心理契约与高水平的组织支持、职业期望和情感承诺及低水平的离职意向有关.企业扁平化条件下心理契约重建的过程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持续互动的调整过程,企业与员工同时扮演着主客体的双重身份,是基于对心理契约违背和破裂的感知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的破裂要件进行修改和补偿的过程;重建的方向是由关系型契约向平衡型契约的转变;重建的方式主要有企业文化重塑、制度重新设计和注重沟通等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70.
扁平化组织的实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艳巧 《经济论坛》2004,(20):77-78
扁平化组织属于管理科学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它是在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萌发、形成的。扁平化组织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形成的共识是扁平化组织成为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势。但关键是扁平化组织如何实现?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管理活动如何区分?这些问题关系到企业组织变革发展的方向,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