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3606篇
工业经济   419篇
计划管理   2224篇
经济学   2061篇
综合类   1035篇
运输经济   66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110篇
农业经济   488篇
经济概况   22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1431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1292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714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公共选择下的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实施效果的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政策背后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不能再简单地“扩内需、保增长”,应当着眼于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政策适度扩张,促进经济转型;货币政策要努力引导信贷资金“向下走”  相似文献   
993.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财政政策的税收与支出,直接决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总额;积累与消费比例;社会总需求规模;通过财政支出可调节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比例结构等等。而货币政策只不过是为计划体制与财政政策服务的附属性工具而已。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的评价仅仅适用于传统的中央集权制管理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与企业自主权的相对扩大,商品市场机制的活跃与指令性计划范围的缩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财政政策作用日益集中于政府行政管理,对经济建设的调节作用呈下转趋势。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对经济建设的调节作用则日益加强。因此,而对新的现实,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观点与做法,对货币政策在新条件下的新作用在足够认识,这样才能使我国宏观调节机制的改革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4.
罗洪霞  李勤 《会计之友》2007,(2S):40-41
针对企业衰退期的经营特征及财务压力,笔者认为,企业应采取积极防御的理财对策来缩短企业的衰退期。使企业尽快地在创新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995.
一段时间以来,在信贷政策坚持紧缩的同时,财政政策逐渐从后台走出来,越来越显示出积极态势。  相似文献   
996.
全球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使组织面临空前激烈的挑战和压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组织健康正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总结梳理了健康和组织健康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国内外对组织健康的量表开发和相关变量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组织健康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张颖熙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24-26,37
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到2006年10月份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巨额外汇储备造成了外汇占款激增,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致使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进一步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为此,文章提出利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即通过政府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吸纳多余的外汇储备,扩大内需,调节经济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998.
财政政策对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有着方便的渠道与方式,并有着更优越的条件,因此,对重大灾害的救助,以及灾后经济运行的调控,财政政策的主导地位应予以凸显  相似文献   
999.
东方 《证券导刊》2008,(46):67-67
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是判断2009年增长预期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目前几乎可以肯定,2009年中国的外部需求将非常疲软,因为经济迅速放缓的关键原因是房地产投资的减速而非出口疲软。  相似文献   
1000.
发端于太平洋西岸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尚未解除,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重要一员,不可能独善其身,企业实体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紧紧抓住资本这一关键性生产要素,积极化解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促进企业变金融危机为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