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063篇
工业经济   80篇
计划管理   435篇
经济学   305篇
综合类   141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409篇
农业经济   104篇
经济概况   3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李秉祥  任晗晓 《会计之友》2021,(21):127-133
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带动经济的发展,将数据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但资产价值的确定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大数据资产概念的界定出发,分析大数据资产的特点,针对其特点以及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等方面对标的数据资产的价值进行计算,再根据大数据资产的动态性采用实物期权法中的B-S模型得出数据资产总的价值,最后再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确定评估模型的可靠性.文章研究大数据资产的估值对其进入资产负债表以及大数据资产交易过程的价值的确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也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涉及到估值技术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实务案例视角认为,如果不存在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活跃市场的,且不能可靠地以收益法对该固定资产进行估值的,企业应选择成本法作为其固定资产减值测试中的估值技术.  相似文献   
23.
温总理在2004年11月28日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期间明确表示,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令人民币升值、如果国际社会继续对人民币进行热炒,人民币重新估值措施就不可能出台就在此前一天,国家发改委首次承认有上千亿美元境外游资已进人中国内地……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基于月度数据使用滤波分析方法分析省际CPI的同步性.指出:大部分省CPI与全国基本平行运行,而且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步性会进一步增强,产生差异的将是CPI的波动幅度和个别省运行上的领先或者滞后.因此,我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有效调控总量.同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科学的范围内谨慎探索"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实践.  相似文献   
25.
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的理论精华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逐步产生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不存在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而存在条件收敛,实施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我国农村绝对贫困在教育方面的根源,即绝对贫困农民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和心理素质较差。并阐述了教育是提高贫困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促使农民心理素质提高,教育对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有重大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以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建议:普及基础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办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强化农村成人科普教育的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28.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构成、机理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概念本质上有所区别,当前我国更具实践价值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构成中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两的产生机理差异导致了针对两不同的转移战略选择。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重点在城乡“中间带”。  相似文献   
29.
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结合水资源具体情况,可将水资源地租区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类型。水资源地租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水业经营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王琼  魏明  冯宗宪 《经济经纬》2006,25(1):130-132
一、引言违约风险一直是整个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违约风险具有非对称性、非系统性、收益可偏性等特点,违约风险的研究和应用都集中在传统的专家系统法和基于财务报表的信用评分系统法。专家法多依赖于主观判断的定性分析,评价时易受感情和外界因素干扰,可能做出偏差较大。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过去已发生的事项,对于市场尚未提供的信息,评价结果无法提供。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融资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违约风险的复杂性也日益显著。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