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263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97篇
经济学   261篇
综合类   16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11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21.
本文主要考察中国的铝期货市场的价格和铝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通过检验我们知道铝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不过通过最近的数据研究发现他们之间主要是期货价格在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22.
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性的理论研究得知,我国货币政策大多以逻辑推理为主,缺少依据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存在性的实证研究得知,中国货币政策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的区域差异、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923.
国际贸易冲击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78~2005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国际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解为供给冲击、国外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三个方面,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经验检验,识别了国际贸易结构性冲击,并考察了各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期内,在国际贸易三种结构性冲击中,国外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波动,所不同的是前者为正效应,后者为负效应,前者短期效应较明显,而后者长期效应较明显;名义变量(贸易条件)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则不显著。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变,贸易条件冲击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24.
本文基于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攀比效应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假定存在消费的外部性,如果居民过度攀比则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减少福利,货币政策的福利效应取决于消费的外部性与垄断扭曲的相对力量.利用VAR模型和IRF进行检验并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了差异性影响,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累积效应呈放大趋势,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的累积效应长期趋于稳定.提出了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5.
李先玲  王彦 《特区经济》2009,(11):252-254
利用1985~2007年的城镇居民各阶层收入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通过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等收入阶层对其它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但是其它收入阶层对中等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的贡献却很小。因此,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收入,对缩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26.
国际与国内原油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中国物价》2009,(2):21-24
本文通过选取1997年1月至2008年6月WTI与大庆原油价格的周数据,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的方法.多角度分析了国际与国内原油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非对称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文章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原油价格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7.
货币政策时滞是衡量传导效率的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传导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不可忽视的途径.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以1998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货币政策通过对外贸易传导的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机制影响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但相关变量对最终目标的作用时滞不尽相同,贡献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28.
通过构造一个由政府投资、第一产业产值结构、第三产业产值结构三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结合我国1981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的正向影响,特别是对第一产业影响较为显著,但政府投资对第三产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29.
本文使用物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作为物流业发展的衡量指标,选取我国1991-2010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货物运输保险和物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运输保险与物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都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货物运输保险是物流业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也是物流业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而且货物运输保险的发展在短期内对物流业规模的发展影响不明显,但在长期内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物流业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较稳定,总体来说有利于物流业的振兴和发展。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0.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发展,将相对过剩人口分为相对过剩人口Ⅰ和相对过剩人口Ⅱ;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出了相对过剩人口Ⅱ量,在理论上证明了其在中国确实存在;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量、有效就业量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