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3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财政金融   10438篇
工业经济   668篇
计划管理   2645篇
经济学   3500篇
综合类   1370篇
运输经济   7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64篇
农业经济   304篇
经济概况   33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95篇
邮电经济   6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1498篇
  2013年   1572篇
  2012年   2111篇
  2011年   2851篇
  2010年   2003篇
  2009年   2146篇
  2008年   2404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1320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晓灵:“人民币升还是降都是正常的”今年货币金融政策的三大重点:首先,适度调控市场流动性是人民银行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金融机构资产扩张的能力和意愿不断增加以及外汇资金持续流入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央行调  相似文献   
62.
63.
人物     
经典:“中国股市不是缺资金,而是缺信心。”上榜理由吴晓灵:准备金率再无下调余地 日前,针对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作出判断.她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只有微调的余地。  相似文献   
64.
65.
66.
黄明强 《华商》2008,(8):11-1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浮2%。此次改革是对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回归,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从这次汇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来阐述它的积极意义以及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投资资金。大幅度增加,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快速下调。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考虑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热情,考虑到资金、技术、劳动力要素的保障情况,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由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2006年底,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的121点高位跌至83点,五年时间跌幅已达三成。2006年12月份的美元祸不单行:欧洲央行如期升息至3.5%,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在12月初的货币政策联席会议上首次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降温。这种鲜明对比加速了投资者抛售美元购入欧元的步伐,媒体甚至以“美元崩溃”为题大加渲染。  相似文献   
69.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表明,经由国债市场的发展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比较有效的改革路径之一,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真正能够成为基准利率的是国债市场的利率。文章提出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0.
2008年3月3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会议,可谓是众望所归,万众期待。2008年,时值中国贯彻十七大精神开局之年、2008北京奥运之年,同时还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雪灾重建之年。2008年两会上的大部制、金融、医疗、宏观调控、奥运和民生等都会成为热门话题。两会自然也就成了人们观察中国未来政经走向的重要窗口。在此次大会上,各部委高官畅谈中国经济热点。他们视野开阔,指点中国八千里江山,他们的观点精妙独到、真知灼见,对中国经济起着导航作用。他们从中国经济殿堂的神坛之上,带来了新一波的经济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