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26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26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贵州农村金融》2000,(3):42-42
金秋,收获的季节!农行遵义分行新华办事处信用卡非正常透支追索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9年11月25日止,信用卡非正常透支已从年初的126万元下降到33万元,收回93万元,清收利息5万余元,非正常透支户由原来的250户,降到现在的121户,为全省各行追索率、追回额最多的一家。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金融》2013,(7):79-80
<正>近年来,随着我省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已全面渗透了我省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用卡人群日益庞大,但一些持卡人对银行卡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清,导致在用卡过程中出现一些本该避免的问题。本期银行卡知识专栏,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一些银行卡常用名词解释。一、借记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  相似文献   
44.
我国信用卡市场正蓬勃发展,但绝大部分尚未构建明确的盈利模式并进入盈利阶段。本文在分析全球信用卡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信用卡收入构成的80%来自于透支;第二,而透支带来的风险(即坏账和欺诈)是信用卡成本的最大构成项目;第三,收入、风险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即在一定的收入规模以内,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风险的增长,信用卡产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希望上述结论对于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时寒冰 《商界》2008,(10):25-25
由于连续多年透支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房地产业的上涨周期已经走完。从世界100多年的房地产发展历史来看,上涨周期与下跌周期永远是交替运行的,中国房价将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46.
2005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称,现有21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中,一半以上属于1995年以前形成的恶意透支,相当一部分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比例已经达到90%。[编者按]  相似文献   
47.
中国家电业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已经有了让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从中国家电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上分析.中国家电业今后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中国家电业整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核心竞争优势的缺乏并不单是行业自身的产物.至少有三个重要因素导致了今天行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48.
用“着了魔一样”来形容买房者对排队放号的执着,并不夸张,只是感到苦涩,这“着魔”的背后是种种无奈。房地产行情一路走高.普通百姓望房兴叹,经济适用房是他们的全部希望。可是巨大的供需缺口.让这些普通百姓除了透支体力,数月如一日地排队,又能有怎样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49.
尽管中国的银行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是破产的,但是仍然底气十足,甚至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都在申请上市,向股民们明目张胆地要钱。在我看来,这是政府信誉在支持银行信誉,或者说银行信誉透支政府信誉甚至国家信誉。二十年前,银行系统是财政部门的一小部分,现在金融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财政体系了。而且财政政策之外,也有了所谓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50.
论期货透支交易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松 《浙江金融》1997,(3):2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