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5180篇
工业经济   494篇
计划管理   2198篇
经济学   2926篇
综合类   910篇
运输经济   48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3254篇
农业经济   402篇
经济概况   28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955篇
  2012年   1501篇
  2011年   2282篇
  2010年   1477篇
  2009年   1290篇
  2008年   2391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931篇
  2004年   769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43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83.
84.
85.
86.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各方面因素,诸如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市场监管的变化和新技术及产品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产业在过去几年中的巨大发展完全超过了先前的预期。其移动通信用户从1994年时的不足一百万,迅速攀升到1998年和2000年底的两千万和八千五百万,而2002年5月更是达到了一亿六千万。  相似文献   
87.
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太理想,保险资金在国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如何衡量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在谈到保险资金运用时,理论界几乎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走向以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中,应当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基于保险业自身的性质,基于保护被保险人正当权益这一根本出发点,这“三性”中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就处于首要的需予以特别考虑的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根据这一条款,保险资金运用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上就被是符合安全性原则的,那么这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保证了保险资金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88.
作为中央政府反周期的重要调控手段,国债政策必须反映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内在需要,并为这种内在需要服务.因此,衡量国债政策合理性的主要标准就是:国债政策是否能够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适时进行力度及方式的调整,使经济不至于偏离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太远.  相似文献   
8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监督权力来源于人民,代表人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干预。我国的人大监督制度有着深厚的法律渊源,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对我国人大监督的依据、内涵和法律效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我国人大监督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革建议,使人大监督达到其预期目标,保证和实现人大监督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90.
人类第四次货币革命——电子货币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三次货币革命,进一步预期人类第四次货币革命——电子货币革命,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