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790篇
工业经济   908篇
计划管理   2625篇
经济学   1653篇
综合类   421篇
运输经济   4775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626篇
农业经济   570篇
经济概况   22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1篇
邮电经济   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1188篇
  2012年   1538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432篇
  2007年   1061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980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二里岗,好荒凉,两条股道一间房,大风起,黄沙扬,人少狗多乱坟岗。” 这首打油诗是43年前郑州东站的前身——二里岗车站的真实写照。当年这个仅有5名员工2条股道1间站舍的五等会让小站,整日在野狗的狂吠和黄沙的袭打中打发着昏暗寂凉的时光。  相似文献   
63.
吴会林 《发展》2003,(6):24-2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域,如何对待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城市发展问题是关系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之一。城市化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研究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西部最大的短缺是“城市短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过程。由于灵活、开放的政策和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较好的工业基础等因素,东部地区城市化已处于较高层次的分散型发展过程中,而西部地区城市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西部地区“城市短缺”还表现为城市结构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4.
65.
66.
纺织行业是浙江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进入后配额时期的浙江纺织行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战略导向。在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上狠下功夫。实现传统纺织业向现代纺织业的跨越,真正做到抓住机遇而不错失机遇,在挑战中奋进而不在挑战中落伍。  相似文献   
67.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是国家重点投资开发建设的地区。“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中,在辽宁安排了24项(总投资65亿元),并较快取得了成效。1957年,全省工业企业达5629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主要产品产量:钢占全国的63%,生铁占70%,原煤占18%,原油占38%,发电量占27%,水泥占36%,平板玻璃占40%,变压器占70%,纯碱占60%,烧碱占50%,合成氨占28%,一连串的全国第一。从此.“机械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68.
改革开放以来,呼市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尤其是近年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电子、乳业、电力”为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有力地刺激了我市服务业的需求,有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下一步如何顺势而为作好服务业的工作,真正利用、挖掘首府平台的优势是当前及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9.
日本东京湾横断道路总长15公里,横穿东京湾的中部。从东京湾的东部到西部.连接千叶县的木更津市和神奈川县的工业城市川崎。  相似文献   
70.
对于青海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西部内陆省份来说,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摆在青海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探悉青海新工业的发展特色,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解)与青海省副省长李津成(以下简称李)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