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系统记录,政府对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数值一直偏大。本从会计学角度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完善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加快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网络建设、加快非贸易收支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对于引起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双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双顺差的可持续性,国内外学者们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应开辟更新颖的研究视角,若能够采用计量分析等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3.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显示,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资本与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出现逆差。逆差数据自蜥,引起了公众的猜疑。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顺差”是中国外部经济的最典型特征,但中国也曾出现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逆差。  相似文献   
24.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无疑就是利润最大化。怎么实现利润最大化呢?这里先弄清楚什么是“利润最大化”,即利润的真实含义。人们常说的利润,一般都是指会计利润,即收入减“外露成本”(厂商对所有投入生产要素的货币之处)。在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很容易遗漏“内隐成本”(资本成本和股东兼管理成本),如果减去“内隐成本”,所得的利润就是经济利润,或是超额利润。银行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应该是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错误与遗漏项目产生的原因和借贷方发生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必须提高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加大对资本外逃和国际“热钱”流入的监测力度,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26.
吴成颂 《特区经济》2008,(10):26-28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误差与遗漏项目变化的现象分析,认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误差与遗漏不仅仅是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以及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灵活性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净误差与遗漏的负值是否意味着资金流向发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涛 《中国外汇》2006,(7):37-38
通常,净误差与遗漏差额变化会被与违规的跨境资金流动联系在一起,而赋予其一定的经济内涵。从1982年正式编制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开始到2001年以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基本都反映在借方(即差额为负),这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2002年以后,该值又连续多次出现在平衡表的贷方(即差额为正),则又成为人们指认中国存在大量热钱流入境内套利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8.
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涉及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却恰恰将眼下最稀缺、最紧迫、需求最大的培训内容给遗漏了,这就是被各地视为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振兴区域经济"头等大事"的招商引资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29.
国务院颁发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两年来,以笔者的实践和调查了解认为,《条例》存在不少瑕疵或遗漏,值得研究。一、关于粮食收购资格检查、处罚权问题《条例》规定,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申办粮食收购许可证并到工商部门登记。按规定  相似文献   
30.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3年第7期“抛砖引玉”栏目中刊登了《发现遗漏违法事实怎么办?》一文后,各地读者纷纷来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本案比较特殊,执法人员在送达处罚通知书时,又意外发现一批同一批次的不合格产品,因此各地读者来信的内容分歧也较大。现将各地读者的部分观点摘登出来,并将权威人士的意见附后(见本期“权威说法”栏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