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3030篇
工业经济   1222篇
计划管理   4929篇
经济学   1945篇
综合类   833篇
运输经济   292篇
旅游经济   63篇
贸易经济   3830篇
农业经济   954篇
经济概况   36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3篇
邮电经济   8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1631篇
  2013年   1423篇
  2012年   1854篇
  2011年   2051篇
  2010年   1819篇
  2009年   1718篇
  2008年   1919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023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63.
《海外经济评论》2005,(48):15-17
【香港《亚洲时报》10月15日】不断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正导致企业和客户相互关联的的方式以及对两者关系的期望发生重大变化。尽管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以现金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信用风险非常小,但是许多企业经理人、经济学家和全球投资者都认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信贷市场将持续增长,商机无限。“中国经济的繁荣将推动诸如汽车贷款、信用卡和抵押等消费信贷产品的需求”,在线市场分析杂志《麦肯锡季刊》近日如是评论道。  相似文献   
64.
谢光德 《邮政研究》2005,21(4):26-26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巧妙地借助甚至制造一些能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注意的“新闻事件”,以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营销方式被称为“事件营销”。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性企业,其服务对象遍布社会各阶层,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而且邮政服  相似文献   
65.
李臻 《经营者》2005,(9):82-83
自从韩国一家电视台在节目中披露了1997年总统大选时“安全企划部”非法窃听事件后,非法窃听以及大选资金问题在韩国社会引发了一轮又一轮风波。  相似文献   
66.
追求成本的最低化与利润的最大化,是一切经济人的理性行为,沃尔玛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如何避免这样的经济规律导致血汗工厂?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中取得一种平衡?显然,要让企业不按市场竞争规律行事是不现实的,但社会完全可以把自由的市场竞争纳入一定的法律轨道,制订必要的规则予以限制,以使经济在保持活力的同时,不至于过份弱肉强食,赢者通吃。  相似文献   
6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然而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如何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保证安全,使消费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障,是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8.
2005年度的中国市场对于众多知名商业品牌可谓多事之秋,肯德基、宝洁、强生、雀巢、高露洁、哈根达斯、光明……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国际著名品牌陆续在中国市场上遭遇到空前的企业危机冲击。 2006年,情况似乎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国际品牌仍然成为商业组织危机事件的主角。企业危机的类型也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形象方面:芝华士12“年份门”风波、丰田锐志漏油事件、博士伦护理液引发眼疾、欧典地板宣传欺诈…… 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品牌危机之痛。从手机、汽车、IT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危机。 2008年,东航返航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诸多事件证明了:品牌已迈人了危机高发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品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品牌管理者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无论是多么知名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危机。而且作为一种公共事件,任何组织在危机中采取的行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审视。实践证明,一个组织如果在危机处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失当,将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受到致命打击,甚至危及生存。但是,危机仍可管理。若缺乏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小事件可以演化成为大风险的导火索;而成熟、高效的危机应对,也能让企业在遭遇毁灭性打击事件时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69.
王强 《商务周刊》2008,(23):53-54
在人们的印象里,类似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这样远离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老国有企业,变革尤为艰难。如果没有被逼到死路上和穷则思变的压力,或许一重早和其他同类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了。这家建国后全国计划单列首批试点的57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的老国企,曾经为新中国的石化、冶金、  相似文献   
70.
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会议认为,我国航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