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21.
江洋 《销售与管理》2007,(10):47-47
在小小花椒上。重庆人开发出了保鲜花椒、花椒油、花椒精、α-亚麻酸等20多种产品。就连修剪下来的花椒枝叶也派上大用场。一个小花椒被放大成一个大产业。在江津。就有这样一个人。把花椒年产值做到了4.8亿元。还把花椒加工成了花椒沐浴露、花椒美肤祛痘乳、花椒香水等20余种系列产品。人人都叫他“椒王”,他的名字叫聂勋杰。  相似文献   
122.
他第一个在重庆人保财险公司系统推行“工效挂钩”考核办珐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多年在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大锅饭”,解决了人员只进不出或能进难出的问题,建立了员工收入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的分配和用工机制;第一个在主城支公司组建了保险营销团队,实行“全员营销”的销售模式;第一个在支公司组建大学生营销团队,  相似文献   
123.
认识女画家张维涛,是在2010年7月一次画展上,她专程从海南赶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江苏著名画家王宏瑶国画展。五十左右的年纪,还这般忘情于丹青。交谈中得知,她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她说,她的根在重庆,去海南才两三年,是开阔眼界发展而已。"寻觅"发展张维涛有一幅人见人爱的工笔兼写意画,名曰《寻觅》,画的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跳跃于松枝上在寻觅什么:是食物?  相似文献   
124.
熊怡 《今日重庆》2012,(4):43-43
“西雅图园由西雅图的设计师设讹展现了西雅图的园林特色;而位于西雅图西华园的‘知春院’,则由重庆人设计修建,是全美惟一的川渝风格花园,非常漂亮,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这是重庆与西雅图之间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5.
王曦 《今日重庆》2012,(8):53-53
从7个人的小团队到如今900多人的集团公司,刘友富在重庆一待就是15年。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耿直的重庆人都深深吸引着这位湖南汉子,也让他"只想在重庆发展了"。  相似文献   
126.
很久以来,穿透峡谷的川江号子,拾阶错落的吊角楼,麻辣滚烫的火锅,渲染着重庆人的吃、住、行文化;乌峡蒙蒙的细雨,南山多姿的云雾,奔腾向东的两江水,孕育着豪放而美丽的重庆儿女。水的柔情,山的粗狂,吃的麻辣成就了重庆人的细致而火辣的个性,突显着重庆码头文化特质。码头文化的豪放、美丽、聚合抱团、不畏艰难成为重庆人的性格主流;而不拘小节、市骂井语、  相似文献   
127.
2011年,一句“重庆·非去不可”的宣传语在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如此“霸气”的城市宣传口号,只有像红辣椒般直白豪爽的重庆人能想出,而这,不得不需要足够的底气。  相似文献   
128.
《经营者》2012,(14):13-13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自认为对长安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原来的456军工厂在国家的号召下开始大量生产汽车,从微车开始,后来逐渐进入轿车领域,慢慢发展变大。现在,长安已经成为重庆制造业中的老大,说起它来,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豪。  相似文献   
129.
2009年4月,四川美术学院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除了几台电脑外,就是满屋堆满的包括文字、摄影、录像带各类资料,这是历时两个月参与抢救发掘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十位重庆人的心血和汗水的凝结,一个丰富的地方生态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130.
重庆以“山城”著称,境内多山,其中尤以“南山”和“歌乐山”最为著名。说起歌乐山,人们会想到“江姐”、“白公馆”、“渣滓洞”,那里是中国共产党血雨腥风历史的缩影,是重庆人的红色记忆;而说到南山,娓娓道来的是四季的繁花,新磨的豆花,老君洞的香火,闻名的泉水鸡,宋美龄的风雅……日看两江奔涌,夜观灯火阑珊。如果用人做比,歌乐山是一个革命青年,而南山则更像一位小家碧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