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财政金融   12842篇
工业经济   809篇
计划管理   5749篇
经济学   4163篇
综合类   1759篇
运输经济   22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567篇
农业经济   1029篇
经济概况   320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8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1006篇
  2014年   2273篇
  2013年   2044篇
  2012年   2285篇
  2011年   2542篇
  2010年   2348篇
  2009年   2192篇
  2008年   2095篇
  2007年   1643篇
  2006年   1586篇
  2005年   1981篇
  2004年   1783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679篇
  2001年   1463篇
  2000年   1514篇
  1999年   632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分设至今,仍执行人总行1999年制定的金融监管责任制。银监会县级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在落实这一制度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72.
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文章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金融业面对挑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如何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积聚起来的,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构建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机制、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信用保障机制和金融监管保障机制等相互协调的四个机制,这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的控制,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从国债的可持续性、国债的货币扩张效应、国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个层面评估了我国当前的国债风险,并针对我国的国债特点,提出了防范国债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崔丽 《全国商情》2005,(6):46-48
本文从分析金融安全入手,仔细研究了金融不安全的表现和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并结合我国的情况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为了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76.
经济全球化、金融交易自由化正成为世界经济运作的主流。中围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准人、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快鱼吃慢鱼、新鱼吃旧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加快商业化进程,创建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已势在必行。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近几年来,农行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取得一定成效,但与  相似文献   
77.
由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重庆行政学院承办的世界银行项目“经济安全:风险防范与化解”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6~17日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高等院校、各省市党校、行政学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以及美国、德国、加拿大、波兰等国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围绕着新时期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78.
在新形势下,农发行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经营风险中更好发挥其作用呢?我们认为,应当在深刻认识农发行经营风险内因和外因,并做好有关工作的前提下,注重:  相似文献   
79.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在大量引进外来投资的同时,我国企业开始面向世界,走出国门,积极向境外投资。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自觉地采取“走出去”战略,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区域越来越广,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不仅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