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612篇
工业经济   89篇
计划管理   256篇
经济学   538篇
综合类   320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38篇
农业经济   95篇
经济概况   3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就是实现生态化发展,而实现生态化发展最根本最有效地手段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生态道德意识。为此,要从政府决策宏观层次、企业中观层次和社会公众微观层次三方面来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同时,还应发挥学校教育在环境道德意识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加强环保部门组织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2.
The essence of the legal origin hypothesis is that a country with an English legal origin provides better investor and creditor protection and experiences great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stock markets flourish, the general public participate more in financing investment projects of companies and so shareholding is less concentrated.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is hypothesis on the basis of a cross‐country study of 85 countries. We find no evidence of more dispersed share ownership in the English law countries than in other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legal origins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we adjust for the existence of transitional economies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sample. Using three indicators of development of banking and other credit institutions and four indicators of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s, we also find no evidence of more developed financial systems in the English law countries. As expected, there is some evidence of low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ransitional countries. It is not the English law heritage but the security of persons and goods that appears to explain the cross‐country variations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3.
FDI在中国的区位选择:1992~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8大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接受地区1992~2005年相关数据,分析FDI区位选择因素以及地区间FDI的竞争问题。结果表明,劳动生产力、产业集聚、教育投入在两层含义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工资水平、单位劳动成本仅在第一层含义上具有显著影响,在地区间对FDI吸引的竞争含义上影响不显著;另外,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在两层含义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4.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对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分析认为开发性金融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效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45.
农民的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人力资本投资也会影响到收入差距的变化.在长期内,考虑到最低消费约束与投资成本,我国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两个稳定均衡和一个非稳定均衡,这使得农民的人力资本差距和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由于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一定能消除贫困,使所有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都超过"最小临界门槛"才是最终解决贫困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6.
曹靖  张文忠 《经济地理》2020,40(2):52-60
文章研究了1990—2017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及经济规模变化情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99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总体呈加快态势,各城市在不同时期建设用地增长速度的变化与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的变化密切相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规模多数在广东—港澳范围内排行前列,且位序逐渐攀升,仅有肇庆和澳门在1990—2017年经济规模在广东—港澳范围内排序明显下降。以1990年为基期,至2017年,大湾区整体建设用地与经济规模增长的协同度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有序性不断增强,上升速度2010—2017年期间与之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体现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增长和经济规模增长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各城市间建设用地与经济规模增长的协同度演变差异性十分明显。深圳、珠海、中山三个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规模增长的作用效率在研究期间不断上升,其他多数城市研究期间该效率在2000—2010年期间达到最高,2010—2017年期间均出现明显下降。各城市间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目标定位的不同造成了建设用地和经济规模增长协同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7.
148.
陈磊  夏刚 《城市问题》2008,(2):20-23
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增加城市的数量和人口、经济规模,并大力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同时需要减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因此构筑一个从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到跨区域的高速铁路这一不同层次的结构完善的覆盖全国的轨道交通体系,将有利于促进城市化,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舒适、准时、安全的交通保障,并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谐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9.
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耦合协调度及不协调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省域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北京外的中国内地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进一步运用DEA模型进行测度发现:初始创新投入系统中各要素无效率省域分布比较复杂,企业创新禀赋无效率均值最高;创新中间产出与投入系统中,发明专利与商标权产出有效率,但以此作为中间投入的无效率均值高、省域分布广;最终产出系统中,某些省域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出不足情况比较突出。据此提出创新初始投入系统协调发展观、创新中间投入与产出质量观和创新最终产出知识产权盈利模式观,以改善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状况,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0.
秦聪  曹颖琦  孙海军 《科技和产业》2023,23(15):256-263
将要素流动与集中的现象考虑至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基于引力模型,构建集聚力空间分异——优势区位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要素流动与集中在微观、宏观上的空间经济规律。得到微观上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为:第一阶段为粗放式发展阶段的星状、带状结构,第二阶段为内涵式发展阶段的团块状结构。将公主岭市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主岭市某位置的经济吸引力越大,其区位越优,越能吸引要素的集中,会带来更多的城市空间扩展。将模型进一步应用于宏观上经济带的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发现要素将沿着大城市-交通干道-小城市-支线-小城镇的次序依次集聚,要素集聚的速度和城市规模增长的速度依次递减,最终经济带内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