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8篇
  免费   89篇
财政金融   1719篇
工业经济   147篇
计划管理   897篇
经济学   713篇
综合类   496篇
运输经济   37篇
旅游经济   81篇
贸易经济   1145篇
农业经济   68篇
经济概况   4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外向与内向FDI存量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外向FDI与进出口均存在互补关系,因此外向FDI具有贸易创造效应,其中又以出口创造效应为甚,从而使我国的外向FDI具有"净出口"效应;而内向FDI与进出口的关系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2.
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化国际上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国际化大都市的框架.为了评价北京国际化程度,论文选取了人口、经济、公共交通、航空运力和国际组织等几个主要指标,选择了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与北京进行比较,量化北京与国际城市的距离,提出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3.
Sever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economic growth consider the macroeconomic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flexibility that depends on technological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aspects. One institutional aspect of economic flexibility is openness to trade. I examine in a Heckscher–Ohlin model with two large countries trading intermediate goods how openness affects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f the technology has a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n a closed economy, opening up to trade raises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only in the country that accumulates capital at a faster rate.  相似文献   
994.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ment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nk between an economy’s openness to trade and its macroeconomic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ES) presented in Saam [Saam, M., 2008. Openness to trade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macroeconomic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30, 691–702.].  相似文献   
995.
The “territory” is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literature on business strategy as a critical driver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see, as an exampl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gene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ew knowledge, both tacit and explici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articulation, combin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see Nonaka and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is essential to enable innovation of processes and products of “local” firms.Our recent Foresight exercises in the metal working and machinery district of Lecco and in the silk district of Como show that Foresigh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 and exploiting new knowledge, and that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can be more or less effective to this aim.Critical technology list and interactive workshop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of SMEs and technologists, are more suited to foster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ies that have overcome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life cycle and that have been already applied in other sectors. However, when radical innovation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fac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global competition, other methodologies, as Scenarios, are more appropriate. Even if these approaches are complex and time and resource consuming, they may be very effective in actively involving the most relevant private and public stakeholders of a district, and in making them to envisage the long term future of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 of their district. In this way Foresight drives the small entrepreneurs, the district stakeholders and the medium and large size firms to play the critical roles of Nonaka and Takeuchi's “frontline employees”, “senior managers” and “middle managers” in their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the first ones grasp what the district is; the second ones build the vision of what it ought to be; the third ones,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future and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996.
Based on industry-level data of seventeen OECD countries we examine FDI as a potential channel for knowledge diffusion. We find that FDI-receiving countries benefit strongly from FDI-related knowledge spillovers. We do not find evidence for positive outward-FDI-related technology sourc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在对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扩展延伸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通过设计社会核算矩阵(SAM)和卫星账户(SA),可以建立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相关社会活动成果的核算。文章构建了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若干社会核算矩阵和卫星账户,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进行扩展延伸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  相似文献   
999.
出口退税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被WTO允许的政策工具,为许多国家的政府所使用。本文在一个国际多市场寡头模型之中,研究出口退税的稳健性。主要结论如下:(1)如果本国政府的目标是最大化国家福利,那么,出口退税不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2)如果本国政府关心收入分配,对于国家福利的不同组成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那么,如果政府过于关注本国企业利润,而不是本国消费者剩余和出口退税成本,出口退税就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3)本国政府过于关注本国企业利润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本国企业可以通过政治捐献去游说政府,制定对于自己有利的政策。那么,如果相对于国家福利而言,政府过于关注政治捐献,出口退税就会成为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000.
要实现代化的管理,首先必须要明确和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也是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首先分析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期对我国现行会计内部控制体制改革有所增益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