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133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46篇
经济学   360篇
综合类   8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34篇
经济概况   20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年)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入2007年,稳定的雇佣关系比重略有回升,放松管制和市场深化的效应逐渐释放殆尽,特征变量对提高雇佣稳定性的作用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新浪网上划分为金融行业的39家上市企业中挑选出主业未发生变化、上市超过四年的28家上市公司,选取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2007~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模拟GDP收入法计算口径测算了"企业增加值"和税金支出的比例关系,揭示金融服务业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税金支出率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年度数据比较分析我国结构性减税的效果,揭示不同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并对税负构成进行分析,为公平税负为原则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劳动关系中各种利益矛盾不断凸显,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睦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劳资矛盾不断增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基础之上,不完全适合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尤其不能解释民工荒现象。本文依据中国特殊的城乡和区域双重二元经济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人口流动的特殊性,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并以此分析我国产生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决定城乡收入差别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程度、城乡劳动力负担差异程度与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其中,城镇劳动力负担、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农村劳动力负担与城乡收入距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为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在继续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现有人口政策,以规模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升农村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6.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7.
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以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作为其前提假设,与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分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时解释力不足。文章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稀缺要素假定,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模型和中国数据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二元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解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趋降的原因,提出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禀赋、审慎干预劳动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贾甫  赵楠 《经济评论》2012,(1):32-41
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已有研究只是选择性地关注短期内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效率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去集体化过程,或者只是简单地强调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合作化过程。本文认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差异决定组织成本差异,组织成本差异决定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率结构,因而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的周期性演变及其多样化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战争、气候灾难等消极性因素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等积极性因素是劳动力规模及其劳动监督成本波动的诱因,因而是农业经济组织长期性演变的终极决定因素。利用1911-2011年中国省级、县级的各类人口和合作社数据,本文从宏观层面初步验证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9.
杨巨 《经济评论》2012,(3):11-19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考察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在税收收入占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资本收入占比的上升。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缩小了消费市场规模而抑制技术进步(消费效应),资本收入占比的提高使得企业技术投资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而促进技术进步(融资效应),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可能呈现出无关、线性或者倒U型关系,其具体关系要视消费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相对强弱而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当前需要同时保护劳动和资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0.
笔者利用1998年~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998年~2001年间,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国有企业,但从2002年开始,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反超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私营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对滞后、不健全的用人机制和不合理的行业分布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