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77篇
工业经济   69篇
计划管理   572篇
经济学   896篇
综合类   489篇
运输经济   114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439篇
农业经济   102篇
经济概况   5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一方面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劳动要素分配份额迅速下滑,资本要素分配份额逐渐上升。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税收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前者改变了生产中要素相对投入比例,从而改变了税前要素收益率,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税影响到税后要素收益率。本文利用系统GMM估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明显影响:就直接税而言,企业所得税降低了资本分配份额,个人所得税中对劳动征税部分降低了劳动分配份额;就间接税而言,增值税明显降低劳动分配份额但对资本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营业税明显降低资本分配份额而对劳动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如果从有利于调整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角度考虑,我国有必要进一步调整现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42.
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霸权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后,会带来外围国家对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下降并诱发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从历史来看,中心国出现储备货币信心危机通常还不是货币体系更替的标志性事件,只有当中心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到达终点。当前中国作为外围国家,应重点关注中心国美国的国债市场变化趋势,从而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3.
郭青 《财经科学》2011,(5):104-108
农民工权利的保证包括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权利的获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政府,但目前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现状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地方政府在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张晓敏 《财经科学》2011,(8):103-109
药品专利权与公众健康权的冲突由来已久,通过政府药品管制及现存法律制度提供的强制许可与平行进口路径,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冲突。政府基于责任伦理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中的补偿机制,应当是现阶段公众健康权实现的较为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5.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样化,金融结构的调整和改革,金融的业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银行作为盈利性的企业,必定要在自身的经营方式和结构上进行具有创新性的重组和调整,这样,银行资本的市场运作必定也会受到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46.
美国颁布实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奥法案”)是针对上市公司建立并保持内部控制所作出的规定。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是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它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包括内控环境、风险分析、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五要素之间的配合和联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一整套内控管理体系,即使建立的企业也未实现系统化、可视化与信息化管理,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资本市场要求的内部管理体系。鉴于此,基于“萨-奥法案”要求而提出的内部控制建设值  相似文献   
147.
诚信,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社会伦理准则,更是现代保险业的生存基础。建立保险业诚信体系,必需深入理解保险诚信建设的特殊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本文作者针对当前保险诚信体系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应建立健全保险诚信培育体系,为构建保险诚信体系提供道德支撑;建立健全保险行业协会制度,为构建保险诚信体系提供信用自律;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为构建保险诚信体系提供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保险诚信执法监管制度,为构建保险诚信体系提供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48.
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是引发征地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为此,文章基于制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分析制度的缺陷情况,指出完善中国土地征收制度,应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和使用权,保证所有者、经营者的权利和利益,给予农民合理公平的补偿,以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为目标,构建长效的安置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9.
中国入世10周年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长洪  郑文 《财贸经济》2011,(11):5-13,136
本文回顾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贡献在于推动国际经贸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忠实履行多边贸易规则、努力协调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机制建设以及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10年来,多边贸易体制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力量结构、议题结构及外部透明度的变化。展望未来,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应重在制度建设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实践经验,本文得出了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0.
破除二元金融结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及时调整非均衡增长模式是克服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户信贷意愿和信贷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农村系统性负投资和双重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后果。本文最后对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战略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系统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