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48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45篇
经济学   209篇
综合类   63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7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5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迅速占据市场地位,进入新兴行业。在并购交易热潮下,高溢价似乎也成为并购重组的"标配",高溢价并购屡见不鲜。可是企业支付高溢价换来的是否为优质资产,其是否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议题。因此,文章基于我国并购交易市场,研究了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溢价的绩效反应。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并购支付溢价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阐述本文的结论,给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支付的溢价越高表明预期达成的协同效应越大,企业后期的绩效表现会越好。  相似文献   
52.
中国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的利率政策并不能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有效的调节,造成了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失效;相反,房地产价格冲击对利率政策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利率政策制定的确参考了房地产价格因素,并对其作出了一定的反应。本文还利用模拟分析对样本期间内我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对中国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3.
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后发现:首先,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省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增加各省的犯罪率。其次,中国犯罪率的上升和"第五次犯罪高峰"的产生与城市登记失业率有关:一方面,它意味着民工失业率也可能在上升,城市居民和民工失业的增加都会直接推动犯罪率上升,而由于失业的民工缺乏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他们会更加脆弱并更容易走向犯罪,因此会更容易推动犯罪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失业率的上升还会推动地方政府采取更加歧视民工的就业政策来保护城市居民的就业,因而在犯罪率上升和犯罪高峰持续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的解释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制定降低犯罪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4.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一方面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劳动要素分配份额迅速下滑,资本要素分配份额逐渐上升。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税收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前者改变了生产中要素相对投入比例,从而改变了税前要素收益率,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税影响到税后要素收益率。本文利用系统GMM估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明显影响:就直接税而言,企业所得税降低了资本分配份额,个人所得税中对劳动征税部分降低了劳动分配份额;就间接税而言,增值税明显降低劳动分配份额但对资本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营业税明显降低资本分配份额而对劳动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如果从有利于调整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角度考虑,我国有必要进一步调整现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55.
通货膨胀率周期波动与非线性动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MRSTAR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周期阶段划分、通胀率周期波动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动态特征,通胀率不同阶段相互转移的路径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可以划分为通货紧缩、通缩恢复、温和通胀以及严重通胀四个阶段,通胀率波动不同阶段的划分不仅依赖于通胀率的水平,也依赖于通胀率的增加量;在一个波动周期内,通胀率不同阶段的典型转移路径为:通货紧缩→温和通胀→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与温和通胀持续时间较长,而严重通胀持续时间很短;冲击对通胀率系统不具有持久性影响,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56.
本文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两者的动态关系,在非线性条件下,当期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贸易顺差增加,前两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当期贸易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门限特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影响的时间路径像是一个"倒J-曲线"。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一直在发挥着降低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The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market in Korea is showing rapid growth since domestic carriers initiated the service in 2006. These carriers are now seeking new revenue sources from various convergence services and ar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to VoIP. In particular, local exchange carriers (LECs), formerly reluctant to invest in technologies that would cannibalize their local telephone revenue, have started to invest in VoIP, in recognition of the current convergence of media and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 well as in the face of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at VoIP call rates and landline telephony call rate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VoIP call demand, in addition to network externality. We also verified that landline telephony is no longer a supplement to VoIP, but rather, a substitute that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VoIP call demand. Empirical evidence is expected to be considered i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on current issues in the IT industry, such as access prices or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The current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Korean VoIP industry and the adherence to lessons learned from policy enforcement shoul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countries seeking to develop their own VoIP industries, as well as to businesses developing new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VoIP market.  相似文献   
58.
本文基于IS-LM-EE模型构建了汇率冲击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SVAR方法对1996~2010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国际贸易规模、人民币价值稳定、金融业发展三个方面研究了汇率和外汇储备冲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渐进和小幅升值虽然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冲击,然而长期内这不仅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稳定。此外,外汇储备累积通过货币供给、利率、银行利差等渠道对人民币价值稳定及其国际化形成不可忽略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59.
田雪原 《财贸经济》2011,(7):5-10,135
当前的通货膨胀,属内外结合的复合型通胀。本文提出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变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以前的总体过剩阶段,表现为劳动力买方市场,工资率被人为压低;第二阶段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越过峰值,但尚未达到绝对数量峰值,劳动力市场由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工资率处于劳资博弈状态;第三阶段是2017年以后,即占比和绝对数量总体短缺阶段,工资率将呈持续上涨趋势。当前处于第二阶段,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供大于求的逐步结束和工资欠账较多,工资率理应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不过要适度,因为总体上还处于劳动力由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更要着眼于实际工资的提升,因为仅仅名义工资的提升是有害的,对通胀治理不利。  相似文献   
60.
本文分别从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和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容忍度的视角出发,利用参数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央行近年来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以及回收货币流动性。在不考虑银行容忍度下,参数模型给出的目标存款准备金率为23%,而在考虑了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负面影响后,根据神经网络模型得出2011年上半年合理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为21.34%,与当前21.5%的实际存款准备金率相符。说明央行在货币调控时考虑到了银行的容忍度,是符合宏观审慎性原则的。而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旧存在上调的区间与上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