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88篇
工业经济   57篇
计划管理   163篇
经济学   250篇
综合类   84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102篇
贸易经济   254篇
农业经济   115篇
经济概况   4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伟 《特区经济》2007,(12):67-69
本文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分析工具,力图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认为国内银行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挑战。因此,国内银行业要实施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韩国2010年各项经济数据进行盘点梳理,对2011年各产业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展望。研究结果显示,后危机时代的韩国经济呈现较高幅度的恢复性增长,得益于政府加大了对提高未来国家竞争力核心源泉技术的研发及“低碳绿色成长”的科技投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综合分析认为,新的一年韩国在发展“绿色经济”中仍将主打科技牌。  相似文献   
73.
崔文婷 《价值工程》2011,30(36):275-276
禁忌作为"禁"和"避"意义的融合体,源自于古人对未知力量的内心恐惧和迷信观念。了解一个民族的禁忌文化,对于多元化的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风俗等文化背景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了解韩国的禁忌文化,可以使韩国语学习者规范自己的语言,遵守韩国的文化规则,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74.
郭石磊 《价值工程》2011,30(36):267-267
中秋节不仅在中国,在韩国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韩国的中秋节文化和中国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中秋节时富有传统色彩的祭祀活动,传统食物,民俗游戏都充分展现了韩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5.
王友明 《特区经济》2011,(11):169-171
区域旅游合作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手段,旅游合作发展涉及到多方面利益,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让合作各方都能主动参与和有效配合,确保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利益主体理论出发对苏南五市区域旅游合作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系统简化为地方政府、旅游产业部门、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等4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若干个具体利益主体,分析了每个子系统中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关注点;最后就加强苏南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冷战迫使美国重新分析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调整带动了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调整,即收缩在韩国的军事力量,回避直接介入朝鲜半岛,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援助来稳定韩国的局势.美日韩三国同盟明显体现了“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77.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behi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India,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first estimates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having a son instead of a daughter. The study estimates large gains from a first-born son to per capita income and expenditure, household assets, and a reduction in the probability the household is below the poverty line. Estimates show that a first-born son may provide economic advantages through a reduction in total children born and also from an adult son’s labor supply contribution to his parents’ household. The observed pattern of incentives is also compared with observed patterns in sex selection as a test of whether the relative economic value of first-born sons and daughters can explain the prevalence of sex-selective abortion.  相似文献   
78.
张乃禹 《中国广告》2014,(4):132-136
植入式广告是当今时代普遍应用的一种广告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要进行合理的监管。韩国针对植入式广告制定的一系列规约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对我国合理规制植入式广告,实现植入式广告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韩国政府非常重视科教事业,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科研器材采购管理监管的缺位,造成了韩国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浪费。为避免浪费,实现科研器材的最大化利用,韩国政府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科研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如,《科学技术基本法》、《技术研发促进法》、《基础科学研究振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韩国科研器材共享法律法规、科研器材的购置管理和科研器材共享流程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期望韩国科研经费使用,特别是在科研器材管理和共享方面好的做法,对我国科研器材管理、完善健全科研器材开放共享机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foreign countries is considered t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related to the successful marketing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a not insignificant conclusion by experts given the sizable trade deficits run up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0 ($365 billion), 2001 ($346 billion), and 2002 ($435 billion).

Unfortunately,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cluded that U.S.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tomorrow's executives who will make decisions that will impact their firm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have inadequate levels of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geographical knowledge of U.S.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to that of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in four countries: Ireland, Israel, Mexico, and South Korea. The sub-par performance exhibited by the U.S.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f six independent variables on glob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re used to develop a number of pedagogical conclusion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 of U.S.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foreign business schools and overcome the antipathy toward this subject matter that apparently exists within business schools and their various external constitue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