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94篇
工业经济   37篇
计划管理   112篇
经济学   93篇
综合类   8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240篇
经济概况   8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In seeking to achie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public policy has often centred on guaranteeing land titles to local peoples. However, such approaches have brought unintended outcomes, replacing small-scale economies and natural areas by intensiv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with no clear improvement in local people’s wellbeing. To understand this, we go beyond a general political ecology framing to consider relations between sustainability and land tenure, focusing on the intersection of economics, ecology and anthropology to understand how land tenure, property and use play out on the ground. We draw together different concepts including bundle of rights, de facto and de jure resource use, property regimes, density-dependence and non-equilibrium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ree-discipline view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Pantanal wetland, Brazil, where conservationis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population contest ownership of the Paraguay River floodplain. Government sought to address conflicts around tenure and access through a narrow view of property, which failed to encompass the overlapping layers of land tenure, property and use on the ground and only served to create further legal battle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 more complex view combining the three perspectives is needed in the case of the Pantanal, and in other cases of contested property rights, in order to resolve conflicting claims and foster sustainability. We dissect both the power plays involved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competing for control of a valuable resource, and the legal frameworks which can and should provide checks and balances in the system. The more nuanced grasp that emerges of local systems of tenure and access, of how these diverge from western property concepts, and of thei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favou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cal realities, allowing for better management policy and consequently contributing more effectively toward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32.
沈炎斌  张跃强 《商业研究》2005,(21):100-102
呼吁引进一个新的制度,即基金会制度,并且从我国实际出发,研究分析了基金会制度在解决独立董事制度中的难题作用。从基金会制度在独立董事的选任和激励约束制度中的作用来看,基金会应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机构,将其融入独立董事制度中,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3.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刘莎 《特区经济》2011,(1):119-120
中国和日本在本世纪初分别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其实施效果却各不相同。本文从两个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移植进程中立法方式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日本移植该制度所采用柔性的选择机制,更有利于新制度的移植和长效发展,这样的移植方式对我国完善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韩宁 《特区经济》2011,(8):250-251
城乡统筹条件下,农村土地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又相当关键的问题。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中,不要固定某一模式,避短而取其长,可能是较优方案。严格限制政府公权力,使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中解放出来,使其失去利益的冲动回归理性。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防止农民"被上楼"。引入"地票"交易模式,使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权同利"。  相似文献   
36.
文章基于对福建省永安、沙县、尤溪、邵武四县市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林权交易方式的涵义和林权交易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县市选择的理由和样本的构成情况;随后,文章对典型县市林权交易的主要方式及其林农认可度、林权交易主要方式的运作流程和优缺点等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得出主要结论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各种林权交易方式各具优缺点和适用对象,还无法相互替代,但林权交易中心应扬长避短,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7.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研究的现状,得出我国现阶段将权属调整和规划设计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基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面的实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四大工程,分别分析了各个工程中涉及的权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亚洲林业产权文献的回顾,对亚洲林业现状、林业产权的基本概念及亚洲林业产权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产权类型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产权的制约因素和产权制度变迁三个方面探讨了亚洲林业产权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最后,建议我国今后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时应注意:加强授予权利的支持力度;加强林主的能力建设;提供充足的机构支持;分步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39.
40.
杨丹 《价值工程》2012,31(17):195-196
自20世纪初美国大学建立终身教授制度以来,该制度在维护学术自由、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中国高校有与之相似的终身制度———职称终身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大学教师为职称而研究等问题,为此,国内一直在进行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