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8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财政金融   298篇
工业经济   573篇
计划管理   2268篇
经济学   1861篇
综合类   1366篇
运输经济   44篇
旅游经济   184篇
贸易经济   1147篇
农业经济   939篇
经济概况   124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资源诅咒"效应困扰地区的经济增长。针对中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状况,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参照"资源诅咒"假说,通过初步检验和建立时间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我国29个省份(地区)1993—201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通过构建"资源丰度—经济增长率"象限图确定"资源诅咒"困扰省份。结果表明: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在我国短期内客观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实践案例,指出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对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启示,认为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水利风景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93.
资源场理论与土地利用的空间均衡配置——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资源场理论研究了土地利用的空间均衡配置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势以及资源势差。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目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并没有完全按照资源场论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资源场论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将是江苏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从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SDMKD)的内涵入手,对比分析了SDMKD与传统数据挖掘的异同,在归纳SD-MKD的任务与方法、实现过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油气资源勘探SDMKD应用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文章给出了油气资源勘探SDMKD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95.
农地非农化与人类活动的动力学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建立农地非农化与人类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方法: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1)当农地承载力较大时,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地非农化水平较高。(2)过度的农地非农化、低效率土地资源利用等一些减小资源承载力的人类活动,都将导致人口—土地资源系统作较快的非周期运动,而剧烈的变化意味着灾变。(3)农地非农化水平一定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促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4)当前,大量的农地被非农化,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尤为重要。研究结论:农地非农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系统,不同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方向,将形成不同的平衡态,进而导致系统演化趋势迥异。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为国家土地利用与覆被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宏观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分类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计算机试验法。研究结果:根据中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波谱响应特征和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提出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并给出各个类别在遥感图像上的解译标志。研究结论:该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在国家尺度上的遥感分类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7.
关于矿产资源开采顺序的经济分析与政策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局部均衡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资源矿山拥有者对不同品位矿山的最优开采顺序,得出如果以利润现值最大化为目标,那么矿山拥有者必须按照开采成本的递增顺序开采,并分析了税收对开采顺序的影响,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资源收入税改变资源的开采顺序.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矛盾非常严重和突出。渔业资源作为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食品源,因此,研究我国渔业资源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就显得非常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999.
我国海洋生态系的恢复重建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认真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系退化原因,根据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理论,参照内陆水域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并按照可持续渔业的原则,提出海洋生态系恢复重建的基本原理在于要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营养链为网络,在适当海域恢复不同层次的生态链,恢复重建海洋生态系的完整性;并据此提出以实施海洋生态系恢复重建来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构想: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营养链的恢复重建、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养殖密度控制和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00.
The viability of irrigated systems in Southern Europe is closely linked to efficient institutional settings and water‐allocation mechanisms. A significant, although not widely used, mechanism for water allocation is an intra‐sectorial water marke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o what extent water markets may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allocation and to the profitability of irrigated agriculture. The related issues of water allocation among farm types and farm specialisation are also addressed.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basin‐level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comparing the situation with and without a market. It includes both fixed and variable transaction costs and estimates their combined effects on market performances. The model is applied in two areas in Southern Italy and Spain, and simulates the behaviour of different farm types, derived from cluster analysis on a sample of farms in each area. The paper confirms that water markets could potentially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in terms of higher profit per hectare, given limited water availability. The potential improv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intense specialisation of farms and are strongly differentiated among farmers, particularly where significant restrictions to water availability occur. This corroborates the expectations of institutional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water markets. However, the exchanges, and consequentl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water markets, are heavily affected by the actual level of water availability, as well as the size and the structure (fixed vs. proportional)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 paper calls for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market performance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as related to the issue of water‐agriculture policy design and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