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0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财政金融   849篇
工业经济   971篇
计划管理   4918篇
经济学   1023篇
综合类   1342篇
运输经济   61篇
旅游经济   78篇
贸易经济   1290篇
农业经济   478篇
经济概况   83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1090篇
  2011年   1485篇
  2010年   1154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GDP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但它只是单纯从数量上反映经济增长。GDP外部质量特征主要体现在年平均发展速度、年地区发展的离散系数上;内部质量特征则包括支出法构成、收入法构成、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贡献率、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方面。应综合GDP的内部质量指标和外部质量指标编制GDP综合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弥补单一GDP指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2.
企业金融化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学者对企业金融化在审计领域的研究关注较少。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即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质量;来自四大的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且连续审计中,其能更好地利用内部控制以应对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均未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同时也为推行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3.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经历了快速的推广应用,虽因享受高额财政补贴而备受争议,但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步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已经达到了平价上网的条件。本文回顾了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历程,探讨了促进上网电价逐步下降的驱动力。建立以内部收益率(IRR)为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价的模型,分析了影响平价上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弃光”严重、非技术成本高企、补贴拖欠等因素,通过算例分析计算了其影响程度,并对解决这些障碍因素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4.
以中国“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政策背景,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在控制其他因素并经过安慰剂检验、去除A+H股影响、改变周期范围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沪港通”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其中,内部机制是对股价波动性风险控制,外部机制是审计师声誉风险与政府部门监管。  相似文献   
135.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采用2005—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民营企业中引入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其并购过程中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国有股东能够以外部大股东和政府监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作用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其中,委派董事可以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股权制衡可以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这种作用关系在地区法制化水平、行业竞争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6.
国库集中支付与内部控制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就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并未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预期目标。论文立足于国库集中支付视角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剖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原则,最后提出构建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7.
在当今中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诸多外部坏境问题和内部控制的缺失,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花期短暂、生命力不持久等问题和局限。论文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来进行剖析,并且立足宏观,着眼细节,提出一系列能够切实有效推广的建议和措施,来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完善其内控制度,突破局限性,走向内控正规化、专业化、完善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8.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企业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以及管理策略,并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把握好企业的资金流动变化,为企业未来发展作好铺垫工作。论文通过分析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探究相应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9.
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经济中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国家陆续出台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使很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面临着财务风险和资金压力。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制定对关键环节有效控制的相关制度,从而使得房地产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0.
通常,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进展期限较长,而且受到投资量大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较高。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创建高效的内控制度,进而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计内部管控在房地产企业内部管控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高效减少房地产企业的基础成本,增强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继而保证房地产企业完成预期的目标。论文对房地产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创建和改善展开了深度的研究和归纳总结,期望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