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8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57篇
财政金融   146篇
工业经济   100篇
计划管理   742篇
经济学   1239篇
综合类   644篇
运输经济   58篇
旅游经济   78篇
贸易经济   322篇
农业经济   5370篇
经济概况   75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We critically review the literature that claims that existence values, or nonuse values in general, are a large and measurable component of total value for certai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Our concern is not with the question “do nonuse values exist?” For some individuals they surely do. Rather, our concern is with two interrelated questions: are there operationally meaningful theorems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specific measurement of nonuse values, and do we in fact have a body of credible evidence which shows that nonuse values, particularly components of any nonuse value, are “large”? We find nothing in the way of operationally meaningful hypotheses which would permit the estimation of values attributable to specific motives of individuals. We find no credible basis for claims related to either the measurement of existence and other motive-related values or claims for the “large” relative size of such values. In short, we question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such values are measurable and that they are significant as a component of total value.  相似文献   
92.
钱文荣 《经济地理》2003,23(3):363-366
农地利用技术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它能在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的技术选择”和“政府引导下的技术选择”两种现实模式的探讨,认为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土地利用更是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加上我国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和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不全带来的农地价格扭曲,常造成市场机制下技术创新的方向与资源稀缺状况不相符合的现象,从而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适当的政府引导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南京市人地关系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本勤  李侃桢  何流 《经济地理》2003,23(3):375-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心城市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口将会在中心城聚集,会使中心城市的人地矛盾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客观评价,确定城市用地与人口的合理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4.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市东亭镇、安镇镇和羊尖镇为例,通过应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农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模型,并据此着重分析了区域农地数量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农业集约化、城市(上海市)辐射力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乡镇,农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驱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最后,作者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合理保护农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重视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依据农业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农地利用结构;推进非农产业升级,合理控制非农用地规模;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约束机制和土地利用决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趋同;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占用效率。  相似文献   
95.
浅析我国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界定与征地范围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土地整理工作,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总量与结构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要建立健全城市土地整理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城市土地整理市场规则,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体现市场经济公开、公平、有序、竞争原则,以实现城市土地整理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张正峰  赵伟 《经济地理》2007,27(1):137-140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98.
科学准确地预测耕地需求量,是制定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文章根据中国南方某县1996-2005年来的耕地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分别采用趋势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GM(1,1)模型法和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的方法,对该地区耕地总量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更有利于土地管理决策者的经济决策行为.在当前耕地利用方式的背景下,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可以作为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的一种好选择.  相似文献   
9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夏建国  申文金 《经济地理》2007,27(6):1015-1017
文章提出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BP神经网络系统的基本构造,并在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生活水平对征地区片土地价格影响的基础上,对神经网络的评估系统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评估的指标体系及特征指标的量化计算公式.以雅安市雨城区最新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为基础,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它们进行了训练和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模拟结果,证明了ANN法用来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0.
地价与房价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联系.土地市场与房地产产品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纵向市场关系,在两个市场均为寡头垄断的情况下,则会存在着双重垄断加成的现象.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相比,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同样是组织住房生产的有效方式,并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此外,促进房地产开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竞争,消除其垄断行为,将是降低房价和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