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5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94篇
财政金融   373篇
工业经济   439篇
计划管理   889篇
经济学   768篇
综合类   504篇
运输经济   39篇
旅游经济   85篇
贸易经济   1187篇
农业经济   293篇
经济概况   4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产品市场竞争与财务保守行为——以燕京啤酒为例的分析   总被引:88,自引:2,他引:88  
企业财务保守行为近年来在资本结构研究中颇受关注。本文构造了一个两阶段模型 ,考察当企业必须加大投资的条件下 ,产品市场未来竞争程度与企业当前债务规模的关系。模型表明 ,当企业预期未来竞争程度越激烈 ,当前选择的债务规模也越低 ,从而产生财务保守行为。本文对燕京啤酒财务保守行为进行了分析 ,证实了本文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2.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流程设计及对供应商的评价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创新的新模式,提出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基本流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成本-时间模型的产品创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3.
产品差异是现代经济学中涉及面较宽的论题之一,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领域之一.产品差异是指定位在不同位置的产品集,这些产品或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购买,或者包含了不同的特征水平.对产品差异进行研究的理论文献相当丰富,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半正定矩阵的谱分解这一工具证明了半正定(或正定)矩阵的张量积仍为半正定矩阵,同时还给出了矩阵为半正定(或正定)的一个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0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经济与管理》2006,20(8):23-25
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构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露机制等,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06.
工业产品质量指数编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工业产品质量指数因直接相加产品抽查批次、没有考虑产品市场占有率、且不具抽样随机性原则而有失科学性。以统计指数基本理论为依据 ,用“质量指数”替代“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 ,理论和实践上均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的一个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指出景区产品是差别垄断产品,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思想,论证差别垄断这一特性可能使得景区自动趋向完全垄断价格,造成社会福利损失。这一模型可以解释我国门票价格偏高以及部分景点还在酝酿提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8.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roducts are receiv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Software is being developed to enable analysis of many aspects of a product's life cycle—from materials' extraction, through manufacture, to use and disposal. Less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qualitative aspects of produc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ere, the argument is made for including qualitative evaluations as an important facet of produc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Such evaluations are essential if significant progress is to be made in alleviating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roducts. Combined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es, the two approaches become mutually supportive and, ultimately, inseparable.Qualita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can be applied to existing products and at every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eir adop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will be fostered by their inclusion, formulation and discussion within design edu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s and nature of these qualitative judgments, and plac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 a unified context which points 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ways of living. The use of scenarios is discussed as a tool for academic design project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which might otherwise seem overwhelming to the design student.  相似文献   
10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coherence and coherence change usinga sample of Italian leading firms in the period 1993–1996. Consistently with thehypotheses advanced by Teece et al. (1994),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highlightsthat relatedness between pairs of sectors and coherence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are higher when firms are active in sectors sharing similar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ingcharacteristics, and when they are position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ductive chain.Moreover, the findings that firms which enter the group of top 5 industry leaders aremore coherent than the average and that coherence is increasing for firms active insectors more sensitive to EU integr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 that coherentfirms tend to outperform less coherent ones and that coherence is increasing in more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eepening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s good for coherence change, while an increase of diversification brings a reduction in coherence.  相似文献   
110.
企业多元化的新模式: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经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研究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科学含义,创建了一个二元作用定性模型来论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多元化经营的必然性,研究了现代企业虚拟经营的背景,含义以及企业深化,培育核心能力与开展虚拟经营之间的本质联系,考察了多元化成功与失败的众多企业案例,当代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企业大多是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相关多元化,而虚拟经营也是核心能力培育,深化的产物,借助于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经营以实现相关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多元化的一条新途径,相对于传统多元化而言,它更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