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8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99篇
综合类   55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广义的储蓄率能够全面反映一国的积累情况,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广泛的政策意义。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变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储蓄率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以及短期波动性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经济制度变迁与人口结构是长期影响储蓄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在1995年之后显著增强。短期内,我国储蓄率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储蓄率将进入持续下降阶段,并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82.
徐敏  钟滨 《价值工程》2010,29(34):135-136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是缓解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内外失衡的关键,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以吉林省农村居民为例,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许多与城镇居民不同的行为模式,比如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还呈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储蓄特点。  相似文献   
83.
农村居民储蓄是我国居民储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农民的未来投资能力与未来消费能力息息相关。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辽宁省两个乡的农民储蓄状况,发现来自城市部分收入而形成的储蓄与来自农村部分收入形成的储蓄同时构成农村居民重要的储蓄来源,并且这种不同的来源特征赋予了农村储蓄一些其他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84.
截止到2003年9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首次突破10万亿元,出现储蓄超常增长现象,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了储蓄超常增长现象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储蓄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透视了储蓄超常增长带来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85.
教育、医保和住房支出压力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Va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入居民支出增长预期变量,结合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VaR(风险值)模型分析说明,支出增长预期对未来消费变化的影响仅次于可支配收入因素,但要强于预防性动机对消费的影响。该分析的政策涵义是,为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支出的过快增长,强化财政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86.
非正规金融以其特有的根源和历史沉淀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而作为扶贫重要手段之一的小额信贷也为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合会是长期存在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因而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适应性.改变当前合会风险高、还款率较低的劣势,将其运用在小额信贷的框架下成为小额信贷的新模式,这是探索适合我国农村新型小额信贷模式并借此将非正规金融引向良性发展轨道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87.
储蓄过剩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私人部门储蓄过剩导致我国近年来财政赤字和对外贸易顺差交替出现巨额增长,使财政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面临两难选择.为维持总量平衡,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应充分发挥财政的稳定机制,为提升消费支出的比重建立良好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88.
任碧云 《经济经纬》2006,(4):13-16,28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89.
Logit models are used to predict access and awareness of personal bank accounts. Access is defined as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use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s,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point of sale, telephone and internet banking. Awareness rela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bank statements, fee and charges, account shopping around and internet calculators. Newer ways of accessing bank accounts are confined to young, urban, well educated, white‐collar occupations. Awareness is lower for respondents with less education, non‐workers, farm workers, unskilled and renting households, and higher for white‐collar occupations, couples and those with higher incomes and savings.  相似文献   
90.
邵宁  杨晓丽 《价值工程》2007,26(6):162-165
200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工作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分析我国组建邮政储蓄银行的现实条件和难点、障碍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