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612篇
工业经济   134篇
计划管理   1023篇
经济学   703篇
综合类   631篇
运输经济   69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877篇
农业经济   262篇
经济概况   13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现在党员干部都把学法用法当作第一要务,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日常工作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只有端正态度、深入学习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观念和法治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23.
市场经济有两个起点:每一个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本质);每一个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本性)。它们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正是这两个最大化,进入市场经济运作,演出了一部竞争激烈、效率至上的交响曲,从整体上形成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形成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秩序;但它们又会成为市场经济的严重阻力和破坏力,这两个最大化的"无限度"追求,必然导致互相欺诈、物欲  相似文献   
124.
<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  相似文献   
125.
做为民主的开创者,雅典"宪法"确是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局限性。一般认为雅典"宪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公民人数非常少、公民参与不积极、立法程序复杂、担任公职有限制等。然纵观历史,对于雅典来说,这些很难称之为局限性。一直到二战之后,公民权才赋予全民;时至今日有些国家的很多公民参与政治决策也并不积极;立法程序复杂、担任公职有限制仍然是今日宪政的属性而非局限性。雅典"宪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制衡制止不完善,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12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各级工商部门将“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政府履职必须靠法治”的理念贯穿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全过程,按照“依法实施、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依法改革、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为改革的全面深化树立了法治标杆。  相似文献   
127.
正确的办学方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保证。由高校师生互动建构而成的校园法治文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保障办学方向的重要作用。校园法治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环境育人的建构作用,保障高校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8.
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底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公平正义确立为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将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全方位的战略部署。在法治的原则下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的实现要以法治为基础。同时公平正义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以法治的方式规定并实现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选择。目前我国急需对公平正义的不同认识及其诉求尽可能纳入法治的轨道,通过法治的途径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9.
尹晓兵 《品牌》2014,(11):107-108
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事关新世纪中国廉政文化建设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现有的研究无法回答一个矛盾: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自发性与自觉性之间的矛盾;无法回答一个追问:有法律一定有廉政文化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区分自发因素与自觉因素,对中国法律精神与西方法治精神的区别没有较清醒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0.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法治建设作出一系列新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深化法治理宁波建设的指南。去年12月30日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又作出了全面深化法治宁波建设的决定,这也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宁波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