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58篇
工业经济   117篇
计划管理   202篇
经济学   342篇
综合类   62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98篇
农业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29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一、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本评估我国的技术引进始于五十年代。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1986年底,共批准引进项目2041项,合同金额94.1亿元,不少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空白。然而,由于国内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技术引进的宏观指导不够,缺乏经验和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技术引进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1)技术引进中“来者不拒”现象突出。我国现有工业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大多是五十年代水平,“五老”(老技术、老设备、老材料、老工艺、老产品)改造繁重。企业技术改造的途径不外乎:①国家、地方政府依据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科研力量,分期分批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②企业通过组织专业化协作、横向经济联合,寻求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工艺,对现有企业进行更新改造;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由于我国各地方、部门以及所有制利益的摩擦,在经济增长和国家强大欲望的刺激下,必然形成在狭小外资选择空间内的自相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商人趁机把国外业已被淘汰或污染严重的项目引入我国,而我国又把人家过时、落后的设备当作“宝贝”重复引进,其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分析了技术引进政府管理的动因、原则及内容,提出了法律、行政、经济和信息四种管理手段及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94.
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环境技术引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中国参与CDM能够引进技术的规模,种类,可扩散性,引进技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是否一致等进行分析,进而为中国在CDM机制设计谈判中应坚持的立场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95.
受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制约,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限制,我国引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方面,发达国家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封锁.产业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技术引进创新的研究是关键.  相似文献   
96.
97.
98.
乐纲 《企业导报》2001,(12):62-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净流入国。 中国引进的外资构成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在利用FDI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中国利用FDI进行再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是否还能够保持  相似文献   
99.
对技术依存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的现状评估和战略制定中,切不可为片面地追求低技术依存度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实质,束缚技术引进和学习的手脚,使自主创新成为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外资利用及国内外经济技术竞争的分析.作出基本的判断,在对国内外结构性调整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后,从宏观发展视角.对我国利用外资中引进技术存在的体制、政策等作出分析;最后,根据跨国企业直接投资将成为未来我国外资主要构成的预期.提出着眼于长远发展利益的我国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