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95篇
经济学   162篇
综合类   61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06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本文从知识经济所展现的环境特征入手,首先从总体上就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然后对受知识经济环境具体影响的无形资产会计问题、人力资源会计问题、财务报告问题分别进行探讨。提出财务会计变革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3.
进行精确的品牌定位、针对差异化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以渐进式的方式建设品牌是弱势地区品牌成功国际化的完美流程[第一步]引入品牌的战略管理流程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要为自己进行精确的定位,并以此为核心进行品牌形象的沟通。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对自己的品牌往往缺乏明确的定义。如在消费电子领域,对比索尼、三星等国际领先企业,我们很难知道TCL究竟代表着什么。品牌的定位在某些情况下来源于企业领导人自发的充满勇气的决定,但在更多情况下却需要依赖于基于量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进式改革的道路,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国有企业已基本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可经说是行百里,半九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建立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5.
精细化管理的操作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精,也要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操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总的来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准、细、严为操作特征,通过充分运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强化协作,提高组织的执行力,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的系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6.
97.
中国采取了“渐进改革”战略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98.
99.
陈建勋 《财贸研究》2012,23(2):7-14,24
作为经济转轨的两种方式,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孰优孰劣,一直是转轨经济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围绕此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能得到实践的支持,针对该研究问题,以24个转轨国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整体比较和分阶段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和分阶段两个方面对渐进式改革的国家和激进式改革的国家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结论基本支持渐进式改革方式从整体上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点。但是作为对现有研究的补充和发展,发现个别激进式改革的苏东国家在转轨后的第四个阶段其经济绩效水平要高于渐进式改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0.
张家琛 《商业时代》2012,(33):14-15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历史性的转变中,我国选择的转型道路不同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种改革的方式最终为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转型的实践必然受到来自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强力挑战,也把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研究焦点从标准的价格与货币理论转向合同及其社会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