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1466篇
工业经济   305篇
计划管理   1238篇
经济学   769篇
综合类   402篇
运输经济   51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126篇
农业经济   323篇
经济概况   110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王坚峰 《江南论坛》2005,(11):34-35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具体地说,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闰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前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三万亿元,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每年“政府投资工程”占到约10%,达3500亿元左右。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正由“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模式向“投、建、管、用”职能分离的模式转化,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直接投资的项目管理方式实行“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单一模式。  相似文献   
1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有八个特点:第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第二,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平稳增长;第三,工业生产快速高效增长;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第五,对外贸易呈现大进大出的格局,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第六,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第七,市场物价保…  相似文献   
103.
<正>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的各项统计数字公布之后,关于中国经济“过热”或“偏冷”的争论不绝于耳……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已经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三月份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反复论证。在新一届政府的工作计划中,积极财政政策更是被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而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的各项统计数字公布之后,关于中国经济"过热"或"偏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4.
国内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通货缩状况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使得中央银行再次启动利率杠杆,与此同时,2002年的预算财政赤字突破了3000亿元。央行第8次降息后,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也因为财政风险,挤出效应和紧缩效应的存在而相应减小,实施短期需求管理与长期供给政策和相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织成为可供参考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5.
最近,央行调息的举措再一次发出了宏观调控的信号,有关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说法似乎也进一步明朗化。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各种调控信号变得越来越敏感。为此,本刊记者专门就财政政策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戴园晨教授。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政府将在2002年-2003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并且适当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组合和结构导向,以期启发国有投资需求与非国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随着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效应的累积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2002年GDP预计增长7.5%以上而略高于2001年。  相似文献   
107.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显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特征,为了使国民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一、“软着陆”时期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在1992年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投资增长迅猛,政府为了稳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措施用以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软着陆”。在此期间国家采取的主要财政措施是:1、禁止地方当局未经授权给予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税收优惠。2、削减基建…  相似文献   
108.
邓田生  周明适 《技术经济》2002,21(10):48-49
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投资多为中小投资(普通投资)和机构投资,而普通投资因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也就难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所以鼓励中小投资以投资基金等专家理财的方式参与证券市场,发展机构投资,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培养积极的投资理论、则尤显重要(章所指积极投资限机构投资)。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挤出效应是评价财政政策作为熨平经济波动的调控工具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自 1 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 ,社会各界关于这一政策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基于此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这一争论的主要方面问题 ,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正> 2002年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五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紧缩的问题,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公共领域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解决国内主要经济矛盾。随着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的趋势,社会各界对财政政策的走向愈加关注,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宏观经济的适应性如何?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没有空间?随着后积极财政政策时期的到来,宏观经济将会对“淡出”产生什么反映?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阐明观点。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适应性国内有学者指出,1998年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