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3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财政金融   7853篇
工业经济   17236篇
计划管理   24958篇
经济学   12006篇
综合类   3345篇
运输经济   1459篇
旅游经济   82篇
贸易经济   18875篇
农业经济   16488篇
经济概况   145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8篇
邮电经济   341篇
  2024年   550篇
  2023年   2021篇
  2022年   1297篇
  2021年   1565篇
  2020年   1541篇
  2019年   1711篇
  2018年   573篇
  2017年   1147篇
  2016年   1530篇
  2015年   2889篇
  2014年   7453篇
  2013年   6854篇
  2012年   8134篇
  2011年   9347篇
  2010年   8318篇
  2009年   8692篇
  2008年   9696篇
  2007年   7476篇
  2006年   7266篇
  2005年   6628篇
  2004年   4731篇
  2003年   4161篇
  2002年   3084篇
  2001年   2532篇
  2000年   2106篇
  1999年   797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723篇
  1996年   556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569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2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节能作为不断发展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成为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能源消耗降低和资源节约对于化学工业十分重要,企业借助先进的化学工艺及生产设备可使能源有效节约并将生产成本减少,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实现。当前国内面临着并不乐观的能源节耗问题,除了对资源开发同时需要进行节能,才能使能源问题得以解决。由于化学工业会有消耗巨大且集中的能源,因此成为主要的节能减排部分。  相似文献   
32.
33.
《经济师》2019,(3)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和近代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无论在对于初期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解放的相当重要的农业上来看,还是在对于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的税收的课税权和税制上来看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重商主义时期的贸易保护也好,到经济高度发展后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也好,也存在明显的相似。这两个在不同时代的获得世界霸权的强国在经济上,不光只是看作历史的相似性,而是存在更多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4.
35.
《企业经济》2019,(2):35-42
在绿色信贷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背景下,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究银行、企业间的绿色信贷借贷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互惠性视角出发,分析绿色信贷借贷关系中的互惠性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银行、企业的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这一主体对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应当与企业培养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并尽可能避免负的互惠性借贷关系;银行、企业实施绿色信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对方给予自己的互惠性程度呈同方向变化;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形成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不仅要完善国家或者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制度体系,还要培养银行和企业内部的互惠性意识。此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6.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林业经营改革,创造具有绿色创新思维和价值取向的林业经营机制,真正实现林业富民、惠民、安民的经营改革目标。武平县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林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全局,通过多种举措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有效解决了林业经营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牛方 《中国纺织》2021,(3):90-91
对于今天的化纤生产制造来说,原液着色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技术。成品即为有色纤维,免去后道染色可能会产生的废气、废水等难以消减的"环境三废",从逻辑上来看,原液着色纤维的绿色属性“完美无瑕”。但,满足市场需求远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