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48篇
工业经济   561篇
计划管理   188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06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8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解疑释惑     
某电子生产企业:我公司有对欧盟出口业务,最近听说REACH法规又更新了,想了解详细情况。本刊编辑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第7次更新了REACH候选清单,新增了13种物质,并将2种耐火陶瓷纤维整合,这样候选清单中高关注物质(SVHC)的数量总计达到84种。新增的13种高关注物质与征询意见中新增物质相同,其中四种为C.I.碱性紫3、C.I.碱性蓝26、C.I.溶剂蓝4和4,4’-二〔(二甲氨基)苯基〕-4-甲氨基苯甲醇,这四种物质因可能含有按重量配比(w/w)浓度≥0.1%的米氏酮和米氏碱。这些物质主要用作油墨配方中的染色剂。新增清单中还包括甲酰  相似文献   
9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发出一种可用于制备管径小而均匀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及相应碳纳米管制备新技术。专家认为,该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93.
甲醇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有权原料。由于需求持续增长,80年代以来世界甲醇工业高速发展,1982年世界甲醇产量不足1200万吨,1995年已增至2500万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十几年来中国甲醇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从1982年的38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47万吨,1996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41.2万吨,与世界总的趋势一致。我国甲国的生产和供应目前,我国共有大、中、小型甲醇企业约18O家,总能力约290万吨/年。能力达到1万吨/年的企业约有100家,合计能力240万吨/年.大型企业只有几家,大多数中、小,甲醇装置建在合成氨厂,合成工…  相似文献   
94.
95.
近日从西安传来喜讯:江苏徐矿集团与陕西宝鸡发改委签订了150万吨甲醇项目。 这一苏陕合作的重大项目,将由我省总投资64.02亿元,在宝鸡市凤翔县建设年产150万吨的甲醇生产线,预订年底即可动工。它的投产,将为江苏的能源供应增加一道“保障”。  相似文献   
96.
张琪 《化工管理》2022,(18):40-4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国内煤制甲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就现阶段成绩来看,国内煤制甲醇在三废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想要更加全面地改善煤制甲醇工艺和三废处理技术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煤制甲醇工艺及三废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煤制甲醇具体工艺和三废处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7.
王瑛 《中国外资》2009,(16):194-194
一、近、中、远期国际国内甲醇供求关系 (一)国际 预计未来几年世界甲醇产量和需求量将稳步增加,甲醇装置开工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甲醇生产规模将越来越大型化,中东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源,致使中东国家纷纷加快投资石化产业。  相似文献   
98.
99.
使用无铅汽油只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第一步,要进一步降低汽车排放物的有害成份和提高燃料的经济效益,还要使用氧传感器控制空(气)燃(料)比。本文简要介绍控制空燃比的各种氧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0.
甲醇是白酒中的有害成分,本文对甲醇含量检测过程中的试剂配制、脱色、显色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