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5186篇
工业经济   297篇
计划管理   2140篇
经济学   1653篇
综合类   614篇
运输经济   4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19篇
农业经济   1527篇
经济概况   25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邮电经济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1938篇
  2013年   2097篇
  2012年   2317篇
  2011年   2544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2139篇
  2008年   2451篇
  2007年   1436篇
  2006年   1265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186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智军 《西安金融》2001,(11):42-43
问题金融机构(Problem Financial Institutions)一般是指因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或因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发生挤兑、倒闭或破产危险的金融机构。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系统性的支付危机,但却存在大量的问题金融机构。而解决问题金融机构的关键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金融监管体制。为此,必须围绕着中国国情和“十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对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对监管手段进行创造,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救助及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82.
83.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多元化进程的深入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在体制、创新、地域、人缘上有独特优势,能有效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中、小金融机构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缭、技术实力弱等问题,为加快其发展,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抓住所面临的机遇,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非公有资本应当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生力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承惠 《中国金融》2005,(15):14-16
专题: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业 中国非公经济在经历了由非法到合法、由异己力量到补充地位、由补充成分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之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正在从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舞台。近年来,随着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对非公经济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非公经济的地位被充分肯定。以1996年成立的民生银行为标志,非公有资本开始进入经济的核心领域——金融业。此后,非公有资本逐步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8.
当前,金融犯罪特点呈现多样化。分析原因,一是金融机构安全意识不强,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值班制度落实不到实处,对新形势下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突发性认识不足。二是部分金融部门干部职工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安全保卫工作只是保卫部门的职责,与己无关,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存有盲目乐观和侥幸心理,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为此,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9.
市场经济在相当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信誉经济,一个企业信誉度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它经营的成败.因此,培育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信誉体系,尤其是强化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誉意识,规范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誉秩序,这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0.
众所周知,负债筹资对于企业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而金融机构又如何保证债务人能够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从而形成对债务人的有效约束呢?这里我们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探讨一下如何对借款企业提出一些保护条件,采用何种收息政策能更好地规避贷款风险,以及如何帮助企业建立偿债基金等问题。通常,金融机构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一般会遵循:按计划发放、择优扶植、有物质保证、按期归还的原则。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从常规操作上,我们会审查贷款企业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