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4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一定浓度及混合比范围内,可以形成两个互不相溶、平衡共存的双水相,称为表面活性剂双水相。文章对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的形成、萃取原理、相图与液晶结构的关系以及相界面的性质、应用方向等进行了综述,对双水相技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2.
为更好地评价麻黄配方颗粒、饮片和水煎剂的一致性,分别建立麻黄配方颗粒、饮片和水煎剂的HPLC特征图谱,使用Wondasil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分别得到10批麻黄配方颗粒、饮片和水煎剂的特征图谱,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麻黄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中的13个共有峰均能在水煎剂中得到追踪,11个共有峰可在饮片中得到追踪。经方法学考察认为,所建立的麻黄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方法稳定,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稳定性及可信度,可用于麻黄配方颗粒、饮片和水煎剂的一致性评价,也可为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为了保证桂枝饮片的药效、促进市场高价值流通,依托质量常数法对桂枝饮片的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研究.以从药材市场上收集的15批饮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外在性状指标(饮片质量及厚度)和内在成分指标(桂皮醛含量);通过计算得到15批饮片的质量常数(A)和百分质量常数(A%),并根据结果对桂枝饮片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5批桂枝饮片...  相似文献   
24.
为更好地评价不同产地的枳实标准汤剂,建立了枳实标准汤剂中辛弗林含量及特征图谱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InertSustain AQ-C_(18)(4.6 mm×250 mm, 5.0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对枳实标准汤剂中辛弗林含量、特征图谱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5批枳实标准汤剂出膏率均值为15.14%,范围为10.50%~19.91%,RSD为19.31%;辛弗林含量(质量分数)均值为9.07 mg/g,范围为5.92~15.21 mg/g,RSD为33.05%;辛弗林含量转移率均值为22.65%,范围为10.24%~47.70%,RSD为45.92%;15批枳实标准汤剂共确定7个共有峰,各峰相对保留时间均在±5%内,相对峰面积RSD均大于100%,相似度为0.655~0.936。这表明,不同产地的枳实出膏率、辛弗林含量及含量转移率较稳定;不同产地的枳实标准汤剂各成分间差异较大。经方法学考察认为,枳实标准汤剂中辛弗林含量及特征图谱的测定方法稳定,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稳定性及可信度,可用于枳实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枳实配方颗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葛根配方颗粒和水煎剂成分的一致性和葛根配方颗粒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行性,对葛根配方颗粒和水煎剂的特征图谱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采用华谱XAqu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采集时间为41min,分别建立10批葛根水煎剂和10批葛根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结果表明,10批葛根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的8个特征峰均可在水煎剂中得到追踪,相似度均大于0.99,并从8个共有峰中指认出葛根素。葛根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且共有成分含量比例相近,为中药配方颗粒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更好地评价不同产地苍耳子标准汤剂的出膏率、绿原酸含量及含量转移率,对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进行了研究。采用日本Shimadzu 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C_(18)色谱柱(2.1 mm×250 mm,5.0μm),以乙腈-磷酸为流动相,柱温为2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建立了苍耳子标准汤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5批苍耳子标准汤剂出膏率的均值为4.30%,均值±3SD为3.28%~5.32%;绿原酸含量均值为3.44 mg/g,均值±3SD为0~7.16 mg/g;绿原酸含量转移率均值为36.54%,均值±3SD为0.66~72.42%;不同产地苍耳子的出膏率较为稳定,但绿原酸含量及含量转移率差异较大。经方法学考察,苍耳子标准汤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稳定性及可信度,可用于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为苍耳子配方颗粒后续研究及大规模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7.
为了使巴戟天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对15批产自不同地区的巴戟天饮片进行标准汤剂的制备,以及对标准汤剂干膏粉进行研究,确定了巴戟天标准汤剂的出膏率范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含成分耐斯糖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了巴戟天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并对特征谱图中的水晶兰苷进行了指认。结果表明,在以流动相作为提取溶剂、甲醇-水(二者体积比为3∶97)为流动相的条件下,耐斯糖含量的转移率范围为73.21%~94.49%,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为49.05%~55.87%。基于巴戟天配方颗粒的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研究方法严谨、可行,更加科学地阐明了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研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8.
为了提高牛蒡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制备了15批牛蒡子标准汤剂,通过对牛蒡苷含量及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了牛蒡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第一煎加入8倍水,浸泡30min,煎煮20min;第二煎加入6倍水,煎煮15min,经浓缩、干燥后制得标准汤剂,应用HPLC法测定牛蒡子标准汤剂中牛蒡苷的含量及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5批牛蒡子标准汤剂中牛蒡苷的转移率为21.3%~33.3%,平均转移率为27.3%,出膏率为7.1%~11.3%,平均出膏率为9.4%;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确定了11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了5个色谱峰,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牛蒡苷、牛蒡苷元。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牛蒡子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样品质量稳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4,对提高牛蒡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