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309篇
工业经济   450篇
计划管理   805篇
经济学   588篇
综合类   283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48篇
农业经济   208篇
经济概况   3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当前火力发电厂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确保电厂正常运营的关键.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锅炉墙砌筑的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锅炉的正常运行.从炉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入手,对炉墙施工前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一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墙施工过程的优化措施和监理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72.
基于黄河流域2003—2018年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郑州、西安等城市化地区;(2)地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活力、市场化水平、财政环保支持力度等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3)Shapley分解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受经济发展、创新环境和政府行为影响,环境污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这种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上游到下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贡献率梯次降低,而创新环境的影响贡献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73.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正在经受当下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挑战.文章将机会不平等因素引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模型中,利用反事实函数,通过Shapley分解,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机会不平等理论具有一致性,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2)如果不考虑机会不平等因素,那么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成立的;但事实上,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都存在.(3)在我国,如果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大于公有制对收入分配的正向影响,那么所有制的优势将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将难以遏制.因此,只有切实地消除或减少各种机会不平等因素,才能充分地发挥公有制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74.
基于前向滚动EMD技术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时间序列,基于分解—重构—集成的思想,构建了一个组合预测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了对股票指数序列进行逐日前向滚动EMD分解的思路,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输入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运用上述基于前向滚动EMD模型分析沪深300指数和澳大利亚指数的波动特点和走势。结果显示:前向滚动EMD模型比ARIMA模型、GARCH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75.
金砖国家因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发展中大国等特征备受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增长的碳排放也受到了关注。文章运用LMDI法比较分析金砖国家1971—2011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是拉动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显示出很强的拉动作用;能源强度是抑制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贡献较为稳定;碳强度影响作用不大;能源消费部门结构几乎不产生影响。由此,金砖国家要认清所处经济发展阶段,致力于创造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争取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76.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77.
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四川省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然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动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冲击效果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四川省的能源政策及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78.
根据200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GINI系数为衡量指标,测算了人均CO2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人均CO2排放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均CO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考察,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差异程度的影响水平,从而为有效缩小地区差异和制定CO2减排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贡献率为72.80%,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8.01%与10.20%,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其结果有所不同。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因素分别是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二者都是影响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5.17%与3.81%。  相似文献   
979.
闫乃柱  周红 《化工科技市场》2002,25(6):27-28,26
介绍了耐火纤维绵和结合剂的选用及喷涂技术要点,阐述了耐火纤维喷涂技术在大庆石化总厂化工厂苯乙烯蒸汽过热炉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80.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