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篇 |
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8篇 |
工业经济 | 49篇 |
计划管理 | 249篇 |
经济学 | 45篇 |
综合类 | 59篇 |
运输经济 | 14篇 |
旅游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38篇 |
农业经济 | 46篇 |
经济概况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建立了涡旋压缩机径向间隙泄漏的数学模型和模拟压缩机热力过程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径向间隙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以及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从实现甩挂运输经济效益的概念理解、前提条件、定量计算和辩证思考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其中重点是通过将甩挂运输与普通的公路运输组织形式进行比较来定量计算其经济效益,即甩挂运输所创造的相对高于普通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具体将甩挂运输的经济效益分作车辆购置与运营固定成本效益、车辆运用效益、装卸转运与包装成本效益、运输站场成本效益、人力成本效益、其他效益六个方面,参照了集装化运输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通过与普通公路运输经济效益作差算得。通过将甩挂运输的经济效益内容分类并进行定量计算,以达到对其更具体深入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模板施工过程的模板支撑设计,对材料的选用、设计方案的假设进行了探讨,并对荷载取值及各部位杆件受力进行了计算,同时提出了保证模板及支撑架施工安全的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的带动下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但是国际工程往往施工周期长、金额较大、技术复杂、政府干预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与机遇并存,针对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蔓延这一特殊的时期,企业更应在投标阶段做好风险分析、测算、管控工作,合理规避风险,总结经验教训,保证企业履约能力和竞争性。 相似文献
25.
利用Priebe法,通过对该计算方法分析和改进,将其引入到近岸工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中,建立计算公式,并结合近岸工程实例对地基沉降进行估算,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结合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上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采用模拟计算墩梁固结临时墩的受力,结合监控资料,得出其荷载的合理取值,并总结归纳墩梁固结的多种形式,分析优缺点,提出各种形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
通过互通立交(27+41+27)m连续钢箱梁工程,对连续钢箱梁进行计算分析。本次分析采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考虑钢箱梁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最大内力,进行结构应力和挠度分析。 相似文献
28.
10kV配电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kV配电线路结构特点是一致性差,如有的为用户专线,只接带一、二个用户,类似于输电线路;有的呈放射状,几十台甚至上百台变压器T接于同一条线路的各个分支上;有的线路短到几百m,有的线路长到几十km;有的线路属于最末级保护,有的线路上设有开关站或有用户变电所等。 相似文献
29.
Victor I. Espinosa 《Economic Affairs》2021,41(1):96-110
Last year, 2020, wa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opening of the ‘Chilean road to socialism’ by Salvador Allende. Although the Allende government is the poli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ocialism of the 21st century’ in Latin America, international supporters tend to disregard the primary cause of its downfall, focusing instead on the circumstances of Allende's death.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link between the Allende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its macroeconomic outcomes between 1970 and 1973. It finds that Chile's economic collapse had an endogenous cause related to government policies. This supports the views of Mises and Hayek on the feasibility of socialist economic policies. Policymakers and commentators should recognise essential lessons from the Chilean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past error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Latin America's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