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财政金融   236篇
工业经济   196篇
计划管理   709篇
经济学   693篇
综合类   345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33篇
贸易经济   409篇
农业经济   310篇
经济概况   3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2002—2016年中国30个(非全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现状。选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7类控制变量,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能源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每增加1%,将带来能源效率0.0613%的提升;在其他控制变量中,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效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水平与对外开放度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以上发现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2.
石忆邵 《经济地理》2006,26(5):792-796
通过对湖南怀化市河西新区市场群落发展现状的调查考察,揭示了市场群落形成的动力机制,包括体制环境与路径依赖机制、区位优势与区域功能导向机制、政府扶持与政策优惠的加速机制、民营资本争利于市的驱动机制、外来经商人员和知名厂商的激活机制、产销一体化互动机制。针对区域整体规划滞后、市场重复建设、划行归市不甚理想、市场开发的房地产化趋势、投资环境欠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形成各部门协同发展合力,吸引经营大户和知名厂商进驻市场、培植市场主体商户,关注市场新变化、拓展新业态、发掘新空间,加强产销衔接、推进工贸一体化,强化市场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We consider an optimally managed renewable resource with stochastic non-concave growth function. We characteriz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optimal policy leads to global extinction, global conserv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a safe standard of conservation. Our conditions are specified in terms of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rimitives of the model: the biological growth function, the welfare fun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hocks and the discount rat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like deterministic models, extinction and conservation in stochastic models are not determined by a simple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discount rate; the welfare 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Received: 20 October 2004, Revised: 28 February 2005,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90, O11, O41, Q32.Santanu Roy: Correspondence toResearch on this paper was completed when the second author visited Cornell University in July, 2003. We thank the Center for Analytic Economics and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Cornell University for making this research visit possible. The current version has gained considerably from the comments made by an anonymous referee.  相似文献   
54.
由于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市场竞争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企业采取的市场战略也有较大的差别。应用物流系统的动态评价方法,研究了有效支撑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战略的物流系统应该具有的关键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组织企业内外部的物流资源,使得物流系统成本最小化的动态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55.
湖南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唐世龙 《经济地理》2007,27(5):787-789
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竞争力动态比较的研究意义和具体途径,然后选取了适当的指标体系和分析年代,并建立了动态比较的计量数学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的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城市竞争力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特点;各城市在近5年内竞争力增长的趋势和幅度均有所不同;湖南城市竞争力水平与其增长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选用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MAPGIS软件,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分析了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为2.07%;(;2)安太堡露天煤矿20年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减在空间上存在快速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显示,灌木林地、工业用地、裸土地增加迅速,而旱地、未成林地大幅度减少;(3)安太堡露天煤矿空间动态演变特点为空间扰动剧烈、地类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7.
蒋辉 《经济与管理》2006,20(10):14-17
对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及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从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两方面研究湖南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问题,可以发现,该区域内部具有较显著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圈层结构差异,其经济差异类型界于金字塔型模式和橄榄型模式之间,对此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8.
我国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立新  任明  刘海立  张伟 《价值工程》2007,26(1):114-115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我国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存在基础管理工作不健全、流程管理控制不力、忽视合同动态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数量等问题。基于此,文中提出: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形成全员风险防范的企业文化;加强合同管理的归口管理和全过程动态管理;夯实合同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59.
企业边界:基于动态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清杰 《财经科学》2006,(10):40-46
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同的理论分支对之有不一样的见解.本文在批判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用边际交易成本解释企业边界论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知识、能力出发,按照动态效率标准对企业边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边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A three-generation planning model incorporating uncertain climate change is developed. Each generation features a production activity based on capital and an exhaustible resource. An irreversible climate change may occur in period two or three, reducing the productivity for this and the remaining generation. The model is solved by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If the climate impact and climate change probability is constant, the optimal period one (and two) resource extraction is larger than for the reference case of climate stability. If, however, climate impact and climate change probabil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aggregate resource use, this result is rever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