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20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玉  郭文 《企业经济》2012,(4):126-131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一、二、三"格局调整为现在的"二、三、一"格局。本文从区位商的角度,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江西三次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优势都低于全国水平。第一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林业,渔业发展也较快;第二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内部结构以小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则是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优势产业,但其优势呈逐年降低趋势。江西省必须继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大中型企业建设,将小型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主体多元化;必须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江西向后工业化时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2.
黄土高原地区贫困范围变化与脱贫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经济地理》2001,21(1):23-27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贫困区之一,自建国以来,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选择实施了“输血式”和“造血式”扶贫方式,虽取得一这一效果,但成效甚微,由于黄土高原内部存在着较强的极化效应,有些地区生产要素富集,经济相对发达,而有些地区则生产要素相对贫乏,经济相当落后,根据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会向落后地区扩散,并与当地优势相结合,组合成新的生产力,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黄土高原1985-1996年贫困地区范围的变化,从区域经济扩散的角度,提出适合的脱贫战略。  相似文献   
123.
周波  杨栋会 《科技和产业》2024,24(9):144-152
光伏产业是云南省的重点产业,它既是提升产业体系质量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标杆,也是实现“绿色能源牌”以及“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采用2011年、2016年、2021年光伏企业的矢量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以及协同区位商等方法研究云南省光伏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云南省光伏产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并呈“东-西”的集聚态势,发展格局由“德宏-昆明”双核心转变为“以昆明为核心,曲靖-楚雄双副核心”。技术集聚和市场环境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且该因素对中、下游企业分布的影响更显著。云南省光伏企业之间的区位关联较弱,中游企业是昆明市光伏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载体。因此建议做好产业布局的长期规划、为当地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尊重光伏产业的区位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124.
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子,是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住熵、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对咸宁市十年来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在咸宁市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背景下,预测咸宁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咸宁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化优势,是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关键。[方法]文章采用区位商法,基于2011—2018年京津冀三地农业相关数据,计算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并对其专业化生产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农林牧渔业及其内部产业方面,河北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而北京和天津都不具有; 在农副食品加工业方面,天津和河北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北京不具有; 在休闲农业方面,北京和天津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但2015年之后北京的优势已丧失,2016年之后河北开始具有专业化优势; 在农林牧渔服务业方面,河北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生产优势,北京和天津不具有专业化优势。从三地自身产业比较,北京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是林业; 天津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是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 目前河北农业一、二、三产业均具备专业化生产优势,且部分产业优势明显。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其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均小于1,不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域内的农产品市场供给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结论]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6.
中国家具制造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具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5大产业集群。本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运用产业集中度及区位商指标对家具制造业集群的集群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家具制造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