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20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We propose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for pricing options in quadratic term structure models. The eigenvalues, eigenfunctions, and adjoint functions are calculated using elements of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Lie algebras not only in the self-adjoint case, but in non-self-adjoint case as well; the eigenfunctions and adjoint function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Hermite polynomial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is efficient for pricing caps, floors, and swaptions, if time to maturity is 1 year or more. We also consider subordination of the same class of models, and show tha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approach, the subordinated models are (almost) as simple as pure Gaussian models. We study the dependence of Black implied volatilities and option prices on the type of non-Gaussian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32.
Psychic distance, now established as an individual perceptual construct, is so far a partial explan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e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Opportunity in foreign markets, although considered important, has hitherto been an assumption rather than explored as an explanator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ies. Through qualitative data from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from New Zealand this study considers opportunity, like psychic distance, as an individual perceptual construct and posits that a combination of opportunity and psychic distance perceptions better explains entrepreneur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ction/intention decisions. The explicit combination proposed is “opportunity‐distance quotient” and signifies a shift from psychic distance obstacles based explanations to an opportunity‐psychic distance interaction based explor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8 ASAC.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3.
展海燕 《价值工程》2011,30(31):208-209
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必须必备较高的财商,然而,财商教育的缺失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财商水平整体低下,高校必须重视财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组织只有通过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力和不断的向外界学习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整体智慧最终达到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分析组织竞争力的“4Q”模型,阐述组织智商、组织情商、组织心商和组织健商对提高组织综合竞争力的作用,使组织竞争力的途径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35.
1990年代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分布及变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和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化角度考察1990年代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分布和变动的差异和基本特征。东部与中、西部地带三大产业劳动力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劳动力更为集中,尤以广东、浙江两省第二产业聚集最快,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劳动力更为集中,而东、中、西地带内部三大产业劳动力分布差异呈缩小态势。  相似文献   
36.
朱晨 《经济地理》2006,26(6):945-948
1990年代后期第二住宅在中国大量兴起,并成为一种社会风潮。大量涌现的第二住宅对其发生地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影响,最为突出的是拉动房价上涨,使得矛盾原本就比较突出的住房问题进一步恶化。文章从第二住宅研究的障碍、难点着手,首先分析了国内发展和研究的状况,随后对西方和国内发展状况和空间布局研究动向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补偿理论对中国第二住宅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假设性分析,认为中心城市第二住宅的发育与首位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存在向内城集聚的倾向。这一研究结论可以作为政策制定和其它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人口分布具有强烈的地理性,但是相应的空间变动却常常被主流学派所忽视。将空间性思维加入到人口分布的研究当中,关注于不同群体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变动,并使用相应的空间性指标进行分析。对这些空间性指标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外来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中。上海市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距离中心城区10-20公里范围内的近郊区,呈现出有规律性的环状分布。使用空间性的分析指标能够探测出城市社会空间分布的结构,并分析其动力演化机制,为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8.
李颖 《科技和产业》2014,14(11):54-56
运用特色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
基于区位商法分析和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37个县市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布局。根据研究结果,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应按照湖体农业核、滨湖控制开发农业圈、高效集约农业发展圈"一核两圈"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40.
基于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经济中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产业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矩阵,定量分析某个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为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提供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