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7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双301区块的开发特征:一是初期采油强度高,递减速度快;二是低含水期长,中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三是采油速度高;四是常规注水调整效果差。本文主要从布井方式,注入水水质及储层、微相等地质特征入手,应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手段,对双301区块的开发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2.
曙1-6-12断块属于浊积厚层砂砾岩、中高渗中质稠油油藏,1980年9月开始注水开发,注水开发过程中适时应用早期注水、动态调注、周期注水、水井调剖以及注采井网调整等技术,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文章重点阐述了不同开发阶段注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开发效果,总结成果经验.对同类油藏采用注水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林樊家油田林东单元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惠民凹陷之间的林樊家构造东南部,属于中高渗、常规稠油、常温常压的受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地层油藏。随着单元开发程度的提高,自然递减呈上升趋势,稳产难度逐年加大。文章提出:以"提高三率"和"有效注水"为核心,科学组织,超前谋划,牢牢把握生产主动权,在注水井大调查的基础实施了"提升三率"管理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4.
WaK2t1经过一定时间的开发暴漏出一些问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缓解产量压力;另一方面,在调整中寻找潜力使该块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文章从开发效果的分析入手,找出问题与矛盾,实施对策予以解决,并在下步工作中给出建设性的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25.
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近源物质快速堆积形成的水下扇,发育多套含油层系且各自有独立的油、气、水组合,断裂系统复杂.而早期少井多注的开发方式造成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近年来通过实施井网完善、动态调注、周期注水、分层注水、轮替注水等技术实现了区块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6.
火山岩作为储集层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油气水来说,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复杂,就类型来讲,十分的多样,就储层来讲,其非均质性十分的强,并且裂缝比较发育常具有边底水。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就开发模式和开发经验来讲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安塞油田长6油藏裂缝与井排匹配关系、压裂缝延伸机理等分析,重点阐述了最大水平主应力对水驱的决定性作用、注水开发过程中动态缝的开启及延伸对开发的影响,提出了开发中后期提高井网加密效果的关键,即在立足于缝网关系匹配的前提下,简化平面开发矛盾、采取新工艺技术提高剖面低渗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28.
低渗透油藏在实际开发中多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在实际开发中考虑压裂裂缝延伸方位及注采对应关系,初期采用五点法井网,但五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存在水井间滞留油无法动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东辛油田营11块北区为例探讨了初期采用反七点井网挖掘注水井间滞留油,后期转五点法井网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达到促进低渗透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L区块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层间矛盾突出,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应用新的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对构造进行精细解释,建立新的对比原则和对比方法,对断块构造及储层发育有了突破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进一步研究,实施了以井网调整及整体调驱为主要手段的开发试验方案,达到了完善断块二次采油井网、提高水驱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水平井开发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直井遇油层层数多和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产量的优势,从而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文章论述了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国内开发实例进行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