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伟 《北方经济》2007,(4):17-18
在今年1月19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政方针已定.为今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搭建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农村金融大戏在锣鼓声中揭开了新的篇章。整台演出将弘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的主旋律,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是演出的指挥棒.农信社、邮政储蓄、农行和农发行是演出的主角,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贷款子公司这些小娃娃们将为演出注入生机和活力.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的戏份将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2.
改善服务方式。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联社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检查与督促。二是建立信贷人员营销机制。督促信贷营销人员积极开展外部调查,选好支持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建立企业档案,因户制宜确定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23.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有两个:一个是发展合作社联合社(会),实现规模经济,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个是推动合作社的多元化的信用合作,解决合作社发展中最迫切的资金匮乏问题,以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4.
赵彦年 《浙江经济》2012,(17):26-27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生产总值达到114910亿元,约占全国的24.37%。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三省一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用体系。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催生了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作与发展。区域信用合作成效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党委政府以及信用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合议、合作、合力"、"互信、互助、互动","信用长三角"建设逐步实现由务虚到务实的嬗变,从意识接轨、观念接轨到机制接轨、信息接轨、市场接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相似文献   
25.
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大有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最近,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6.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国农业合作金融无论从参与主体、资金来源或贷款形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层次上讲,此时期中国农业合作金融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各类合作金融组织构成体系的第一层次,成为农业合作金融的核心;各类合作指导机构除为合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之外,主要是在整个体系中起到内引外联的桥梁作用,构成合作金融体系的中间层次;商业与农业金融机构构成体系的外围,承担主要的资金供给任务。不同层次主体之间各有分工,但又有职能的交叉,形成农业合作金融体系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7.
信息传真     
湖北省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对2004年度《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征订发行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加强力量,措施上加大力度,使杂志征订发行工作取得了“双超”的良好佳绩。全省农村信用社克服机构、人员、经费大幅减少的困难,共完成杂志征订数量9936份,平均1.5人即订阅一份《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超过上年征订数量的13%,超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8.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6年末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但从目前情况看,能够按照银监会的政策框架到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该类机构很少.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融资瓶颈的情况下,可统筹考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在原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再组建资金互助社的模式.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29.
王萍  西顺 《西南金融》2011,(10):39-40
目前农村信用社已存在的商业化、集约化经营趋势是对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反应,同时,也基本宣告了以往政策所预期的合作金融的终结。但另一类在产业基础上快速内生的农村新兴信用合作组织,通过广泛的资金互助、信用合作和对接银行,正在逐渐弥补农村信用社留下的合作金融空缺。因此,悉心培育和发展该类信用合作组织,将是未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0.
谢勇模 《银行家》2011,(12):102-104
三年前,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 1年工作安排》,对三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具体的安排:2009~2011年,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 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如今三年期限将满,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不及当初计划的三分之一,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国共有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银监会颁发的金融许可证。三年蹉跎,农村资金互助社不仅被逐渐"边缘化",而且也正被"山寨化",即正规资金互助社发展举步维艰,体制外的资金互助社"转正难",部分农民自发的资金互助社走向流动性陷阱。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银监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更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