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国人民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许多革命军事家不朽的身影。开国元帅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族。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最终都聚集在了同一面旗帜下,从红色起点出发,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2.
努尔哈赤(1583~1626)以13副铠甲率众起兵,纵横马上30年间,统一女真各部,成为清朝的开国鼻祖。然而读者也许不知,努尔哈赤不但是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满族流传至今的许多美食都和努尔哈赤有关,为后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63.
何昆 《财会月刊》2012,(12):I0007-I0007
蔡锷是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护国讨袁运动主要发起者。他既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又是一位儒雅风流的文士,有关他少年时的对联轶事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64.
刘继兴 《旅游时代》2011,(12):78-79
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有中国"宰相村"之称,这个村子的裴氏家族堪称史上第一望族。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极为罕见。据清代编修的《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  相似文献   
65.
1.人力资源测评的需求与发展 1.1人力资源测评的内涵 古代军事家孙膑曾说:“天地之间,莫贵与人。”北宋苏洵在其名篇《心术》中也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又有成语说:“知人善任”,古人的这些言论及成语无一不说明了选人选才之道,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人力资源测评。  相似文献   
66.
回忆龚育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高瞻远瞩、扭转乾坤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也有呕心沥血、创新理论的理论家。龚育之就是新时期理论界公认的理论家之一。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能够为这样一位理论家当秘书,我从中受益良多。现对所见所闻做一些回忆,算是对老领导的一种怀念。  相似文献   
67.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具有高尚商业道德的杰出商业家。在他的商业生涯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商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了有朴素辩证观的较系统的经商理论,为当时处于困境的越国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被后来的商家奉为神灵和祖师爷。现就范蠡经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及其影响作以下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8.
宋谨 《国土经济》2004,(4):55-68
邓小平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才干,成为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者和指挥者。土地革命时期,他是我党最早投身于创建红军的领导人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建立我们党自己领导的革命武装,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地进行武装斗争的艰难历程,邓小平的戎马生涯也从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相似文献   
69.
知退不败     
西方军事家曾说:毛泽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句话,给中国红军带来了幸运。应该说,古今中外战例中最大的退步,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世人恍然大悟:当时震惊国内外的长征,看似大势所逼的大转移、大退步,其实是向前。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系辞传》阐释《易经》讲到一个重要观  相似文献   
70.
谈《管子》中的消费与节俭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典籍,它是依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思想家管仲之名而成书的,其中论述了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 是财政经济思想占主导的一部书,其立论之精到,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先秦古籍中论述财政、经济思想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