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4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477篇
经济学   131篇
综合类   94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81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7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IPOs的上市初始收益率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异常现象,其理论解释基本经历了一个从效率市场和完全理性假设下的信息不对称模型到逐渐承认行为金融分析和非理性解释的过程,这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IPOs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潘翠英 《新智慧》2006,(5):25-26
新准则分为“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披露”四章。1.总则。该章明确了新准则的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2.初始计量。新准则按长期股权投资的形成方式,分别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汁址方法。具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993.
赵殉 《新智慧》2007,(10):30-3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中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通常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在投资年度及投资以后年度,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的过程比较复杂。下面笔者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即“账面余额检验法”对其进行核算,将此方法和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将两种方法相互渗透,以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994.
赵惠芳 《新智慧》2005,(3):29-30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第8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金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后计人损益。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投资准则》第20条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第8条的规定处理。这从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实际上却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湛忠灿 《新智慧》2005,(9):67-6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或变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应转为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在转变方法时,按追溯调整确定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包括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等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追加股权投资后的股权投资差额。这样处理非常复杂,令人难以理解。下面举例说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账务处理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王乐锦 《新智慧》2005,(9):27-28
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何时采用成本法、何时采用权益法做了详细的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以下简称《讲解》)也以举例的方式对投资收益的计量、确认做了详细解释,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投资收益及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计算办法,但仍然不够清晰,在实务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997.
李新 《新智慧》2006,(1):31-32
一、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纳税调整 《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按权益法核算,并且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例1: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以1200万元从证券市场购人乙公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权益为4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  相似文献   
998.
浅析<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积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和报表披露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更突出了真实性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彻底地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和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明显地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对会计人员的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钱仁勇 《新智慧》2006,(12):58-59
1.租赁开始日。关于融资租入资产的计税成本,按《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宇[1994]第3号)中的规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费用之后的价值计价。其中“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应该是指最低租赁付款额,即分期支付的租金与行使优先购买权支付额之和。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的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是根据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中的较低,再加上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来确定的。此外,倘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存在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异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00.
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007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及相关指南、讲解或解释,在许多方面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作出了修改或界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新准则在表述"取得投资情形"时逻辑关系不严密,势必给投资业务的初始计量带来麻烦,可能被一些企业用来虚构资产或虚构利润。为此,在选用"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时应以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在投资前的关系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