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财政金融   1062篇
工业经济   235篇
计划管理   1515篇
经济学   2419篇
综合类   998篇
运输经济   78篇
旅游经济   39篇
贸易经济   1875篇
农业经济   840篇
经济概况   24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082篇
  2007年   921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各地区要素和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自1998年以来发生在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不仅呈现一定的地理特征,还受到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区位再选择时追求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动机十分强烈。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地方税收负担上升1%,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将降低0.014%;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将引致地区产业转移规模提高0.01%;制度环境优化程度每提高1%,地区产业转移规模将提高0.034%。比较可以发现,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影响地区产业转移规模的诸多政府竞争变量中更为重要,各地方政府在积极吸引外围地区高端产业进入的过程中需要更为注重本地区的制度等软件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对2003—2008年23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严重阻滞了土地市场化进程。在土地财政模式等相关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仅无法承担起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角色,其具体行为模式还会使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着更大阻力。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这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微观土地市场主体的自身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993.
诸建乐 《商业科技》2014,(10):130-131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并以中国近30年的制度变迁为现实依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以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及非国有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度量指标,研究发现三者程度的加深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可见,制度变迁乃是解释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在构建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基础上,本文采用动态面板GMM回归方法,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中国FDI区域失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FDI的确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即资源禀赋对FDI的区位选择有着显著负影响;中国FDI在空间分布的失衡主要是由于"资源诅咒"、市场潜力与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区位选择共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利用1996—2012年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同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弱;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显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具有较好的自我修正机制。引入汇率制度变迁因素,可以发现:汇率制度变更后,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甚至系数符号会发生逆转;即便汇率制度相同下,不同时间段的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无论汇率制度有无变迁,汇率波动对物价指数cpi、ppi、rpi的传递效应都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向效应的假说,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具有惯性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并未表现出惯性。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FDI企业的区位选择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FDI企业选择区位时受到市场潜能、地理集聚、同源国效应、地区工资水平以及区域政策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的经验假说。选取2000-2010年期间20个国家(地区)与中国19个省份签订的合同项目数,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上述经验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地理集聚、同源国效应、地区工资水平等因素对流入中国的FDI区位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来源于不同国家的FDI在选择区位时所考虑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但多数情况下同源国效应是影响FDI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构建国家间比较优势差异条件下的多国FC模型,将面板数据分析方法GMM应用于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效应的研究,并利用1990-2010年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5个主要东盟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层面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向中国集中,区域一体化重塑了产业空间布局;该自由贸易区的内部贸易壁垒越少,"第一性质"因素对产业区位效应作用越大;优惠差额越大,制造业市场潜力和投入产出关联对产业区位效应作用越大,但国家市场潜力和产业规模对产业区位效应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河南发展粮食物流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粮食物流的经验,提出构建和创新河南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又具有人文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的持续竞争力,是河北省旅游产业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当前河北省各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的测算,分析各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旅游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分析当前各区域旅游产业所处的竞争态势区域,进而找出适合各个区域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