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2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3篇
经济学   63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6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物     
2013.08.30—2013.09.04"目前地方债基本规模是可控的,增量也在减缓。但的确有一些地方问题较大。目前,财政部正在加强与一些地方政府沟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目前有些地方的地方债问题较大,下一步将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2.
《信息与经营》2013,(5):176-176
中国审计界一名高层人士称,地方政府债务已经"离开可控的范围",可能引发比美国住宅市场崩溃更大的金融危机。中国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董事长张克表示,他的担忧意味着,他已基本上不再为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背书。"我们看了几个接下来的项目,发现很危险,就退出来了,"张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多数的偿债能力都不是很充分,这样将来事情  相似文献   
23.
陈述  马兹晖 《新财经》2011,(9):46-47
"云投集团"重组事件引发市场震荡,背后隐含了各方对中国地方债风险的担忧。近来市场传言,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能投集团")拿到云南省政府的最终批复文件,8月下旬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24.
2011年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给了地方政府一种更加健康的融资方式,但如何做好新政策下的预算运用与债务管理是摆在试点省市面前的新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地方债体系及其发展过程,指出现有财政体系出现的问题;最后,对于建设与地方债体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笔者给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情况的汇报,并于同年4月3日在新疆发行了首期地方债。2011年,财政部宣布在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继续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然而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之后,将会出现破产问题。而我国目前尚未对政府机关破产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地方政府破产,中央政府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地方人大将做出怎样的安排,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26.
在全球经济波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总结财政可持续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基于跨期预算约束条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量模型,并利用19782012年的财政收支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整体和省级层面的财政状况具备可持续性。结合我国的财政体制和当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本文提出了对财政安全性的关注应定位于省级以下政府、构建公共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以及设立跨期性的财政警戒线指标等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7.
《中国总会计师》2011,(8):21-22
日前,财政部表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要按照协议约定偿还.不得单方面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偿债责任和逃废债务。  相似文献   
28.
黄鸿星 《银行家》2012,(1):18-19
正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至今仍无救治良策,在笔者看来,如若评选欧洲地区年度汉字,则非"债"字莫属。由于体制和传统原因,欧美国家政府习惯依靠债务手段筹措资金。我国传统上讲究量入为出,不愿过多借债,政府亦不愿过分借债。但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在借债问题上越来越"敢想敢做"。近两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陡然突出,随着偿  相似文献   
29.
地方债为公共品融资:条件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债的发行期与偿还期往往不一致,与资本性地方公共品不一致的建设期和受益期相对应,再加上法律明确赋予的举债权,地方债因此而成为世界各国经常采用的资本性地方公共品的融资方式。利用地方债为地方公共品融资,可以实现降低对政府收入依赖程度的预算效应、过度刺激地方政府利用公债投资的负激励效应以及影响居民迁入与移出的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30.
自国家放开地方债政策起,地方债的发行一方面为地方政府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使地方贷款人员有更广的资金渠道,这使得政府机关以及自主创业者等需要贷款人员具有更广的发展空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化解地方债风险必须全面审查地方债务情况,并进行公开,杜绝隐瞒不报的情况;健全财税政策,适当扩大地方财政权利范围;实行地方债券融资新方式,通过控制预算的方式间接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完善查处地方政府的债务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在地方政府设立一定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简化政府部门职责,开源节流;科学应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金融工具来进一步扩大其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