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27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2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ELES模型分析养老负担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养老负担降低了城镇和农村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养老负担对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城镇地区有养老负担的家庭在食品和居住项目上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没有养老负担的家庭,而农村地区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城镇有养老负担家庭在家庭设备、交通通信以及文教娱乐项目的消费上比农村家庭更富有弹性,城镇家庭的抗养老压力能力比农村家庭要强。  相似文献   
62.
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农民增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从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增加对农民教育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3.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资料,选取老年人一年内是否住院作为衡量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水平的指标,对我国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采用logit回归,先从总体上分析各个要素对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了城乡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差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差异、贫富程度、职位等级以及社会保障因素。并且,社会保障等制度因素的不公平是造成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不均最重要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4.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5.
王铁岗 《南方农村》2011,27(6):18-21
本文采用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人均GDP、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二元对比系数指标对韶关市城乡一体化现状进行了测算,得出目前韶关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尚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并在总结城乡一体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韶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其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6.
基于2005年"小普查"及2010年"六普"的主要汇总数据,利用生命表技术及Sullivan法,分析了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口预期寿命、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差异的变化。城镇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及自理预期寿命均高于农村,而且随着年龄的提高,预期寿命与自理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呈缩减趋势。5年间老年人口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农村该比重的上升幅度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67.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68.
刘虹 《商》2013,(24):289-289
本文基于1978—2008年中国历年城乡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水平、人均全年收入水平、财产收入以及CPI等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城乡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当期收入和惯性消费(上期消费)。每收入1元,消费0.42元,同时上一期消费平均每增加1元对本期消费所带来的惯性影响为0.47元。  相似文献   
69.
周才云  邓阳 《技术经济》2021,40(11):155-164
随着我国家庭金融市场日渐完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对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和提高家庭金融市场的参与率至关重要.本文从家庭财富角度出发,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里的9841个样本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财富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发现:财富水平不同的家庭,其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显著差异,富裕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更大,但当家庭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财富水平对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开始递减;城市相比于农村更有可能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并且,在财富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金融发展水平、被采访者的年龄和家庭规模大小等发挥着异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70.
我国城乡家庭居民食物消费低碳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经济模式,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模式必然要与之相适应,家庭居民食物消费的低碳化也随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宏观统计分析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带来的食物C消费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C 消费的主要因素,说明了我国城乡家庭居民的食物消费需要通过不同的侧重途径达到低碳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乡家庭居民不同的食物消费低碳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