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20篇
工业经济   115篇
计划管理   1154篇
经济学   323篇
综合类   391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489篇
农业经济   211篇
经济概况   474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1、居民购买力的总水平。2000年,我国居民当年形成的购买力为5.4万亿元,人均购买力4236元;实现购买力为4.3万亿元,人均实现购买力为3403元;未实现的购买力为1.1万亿元,人均未实现购买力为883元。  相似文献   
8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由平房搬上楼房,随之而来的是居民由原来的按人口收水费变成按水表计量。但随着按水表计量收费工作的不断深入,又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如户表安装位置的确定和水表白转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中洁具较多,用水量增大,而且水价也在不断上涨。因此,用户也开始关注起自己水表的运行情况,水表白转这一问题就突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83.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本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建议: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施行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以及建立互动支持系统,促进"低保"受益者就业.  相似文献   
84.
在美国留学辗转几年.住过各式各样的房子,但朋友老黄的house(单体别墅)却让我觉得最具美国特色。他的家在加州南部一个颇大的住宅区里。小区有大门,要在门口按密码才能进入。小区主干道旁排列着一幢幢房子,绝大多数是平房,房子之间,间距相当宽敞。老黄戏说.这样的小区,平时看到狗比看到人的机会多得多。  相似文献   
8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一道防线”。建立与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现阶段有着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是缓释社会风险的需要;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本案背景B物业公司原为A房地产公司的下属工作部门, 2005年3月,按照国家规定,B公司独立出来注册为企业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A公司2005年5月建成C小区,B公司“接管”小区物业管理工作。C小区占地10余亩,地处市中心区,为并列双子座电梯楼,96套住房,一至三楼为商场。小区有两台电梯,  相似文献   
87.
物业小区保安,顾名思义是物业小区安全的保护者,然而,现在从各媒体的报道和现实情况来看,保安似乎成了物业小区的麻烦制造者。物业小区保安问题关系到小区居民和业主的财产安全,乃至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可谓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88.
小区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传统的小区依靠面对面的交流,但如今人们拥有了更独立的居住空间,也就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网络的出现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沟通平台,让同一个小区里的人们能够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9.
刘守熙 《现代经济》2005,(10):10-11
在<物权法(草案)>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对建筑物专有部分的业主所有权和建筑物共有部分的业主共有已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建筑区划内作为主体建筑的附属设施的所有权的归属却比较模糊或含糊其词.作为新建住宅小区,按千人指标配置的附属建筑设施,不光是绿地、道路及物业管理用房、会所、车库,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站、综合便民店、综合服务站、自行车存车处、社区服务中心、学校、文体设施等.这些小区红线范围内的按千人指标建设的配套设施应属小区全体业主共有,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各类小区人防工程纠纷纷纷见诸于报端,例如人防工程地下室改造成车库出租出售,但无法取得产权证书;小区地下人防工程被改造成小旅社从事经营活动影响了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