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3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欧卫新 《物流科技》2015,38(2):73-74,80
为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应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主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文章在研究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与港航人才培养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职港航实训室建设现状,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的高职港航实训室必要性,并最终提出了此实训室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2.
教学型实训室面向学生开放,是培养环保创新型人才、实训室资源共享以及实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此过程中,会遇到经费、规章制度、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积极性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3.
高职院校实训室数量很多,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本文提供一种兼顾考虑成本、功能、实用性,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网,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远程中央控制系统,集远程教学、数字监控、安防、设备管理、门禁管理、课表联动多功能与一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对于如何建设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实训室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设计了实训室平面布局,仿真实训室硬件建设,提出了软件配备建议。对于实训室如何开展实训,提出项目设计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经济的转型,让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需求激增。职业院校发挥着重操作技能的培育特色功能,与信息安全企业共建共享网络空间实训室,是提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开展短期社会培训的必然选择,是培养技能与输送经验并举,实施虚拟化实践教学与在线学习的双平台建设,以及校企社会服务与学徒培养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定向培养试点。以安恒信息为主体,面向市应急响应团队成员单位,学徒式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以神舟祥升为主体,面向网络安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前、就业中和就业后的全方位辅导,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零缝隙对接的定向培养。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针对作者所任职学院汽车实训室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阐述促进汽车专业实训改革几个有效举措,进而促进对高职类汽车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要求,甚至为更进一步培养高等职业汽车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7.
让学生参与开放式实训室管理,是权变管理理论在开放式实训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手段。文章结合权变管理特点与开放式实训室管理环境特点,阐述权变管理在开放式实训室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杨剑锋 《价值工程》2014,(15):262-263
校企合作,不仅是工作岗位与技能学习的"对接",而且是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衔接"。为了让学生通过企业文化作用提前了解企业,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在校、企之间的"零过度",让企业文化进教室、进课堂、进教材,符合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9.
把无盘系统应用于实训室,解决专业实训室通用性问题,提高其利用率节约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10.
提高开放式实训室管理方式下的实训室维护效率是实训室管理的重点。仪器设备得到及时、快捷、有效的维护,能够提高实训室运行效率,也是衡量实训室管理的重要因素。如何开展开放式管理方式下实训室的维护工作,实现维护工作的快捷有效,让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随地报修,管理人员如何收集相关信息,维修的工作量如何考核,机器设备的故障率如何统计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探究。改变管理方式让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搭建好的报修平台,开发报修系统,进行实训室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