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98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54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51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9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4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21.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22.
《经济改革》2014,(7):F0003-F0004
1972年农历7月7日生于陕西渭南,2005年7月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2001年,作品《南粤之旅》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展.并获得优秀奖。2005年11月,在陕西国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观摩展。2005年12月,作品《子夜》在日本参加中日·京都艺术展。  相似文献   
623.
2020年11月25日至26日,由全国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中国公路》杂志社、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承办的全国公路系统党委书记工作座谈会暨全国公路政研会第31届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守初心担使命共迎建党百年”的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位政工干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624.
625.
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远的意蕴与内涵,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个体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伟大建党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得到了高度重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还扩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渠道。文章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并从彰显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创新性应用教学方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四个渠道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26.
627.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8.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宏大的战略胸怀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阔历程,热情讴歌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恢宏史诗,首次诠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我们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切实让社保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  相似文献   
629.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63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孕育成熟的精神品质,是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思政课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渠道,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可以鲜活教学内容,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高职院校应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以此提升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