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73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正之于观景,雾里看花,也许终究少了一些通透,而一览无余,似乎又有些太过直接。但对于赏景者而言,二者似乎都无伤大雅。然而,之于行车,雾里看花的迷蒙,若隐若现的矜持,反而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开车要的就是一览无余的敞亮,放眼前方,看得清,看得远才是最大的安全。赏景要放开心胸,行车需打开眼界。针对国道210线河池段视距不足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河池市公路局在安保工程实施中重点加以整治,仅用了简单实用的"三板斧",就把一览无余的爽快还给了广大的司乘人员。  相似文献   
72.
郭小燕  吕军 《当代经济》2009,(21):89-9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中部地区也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压力.但此次金融危机也为中部地区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实现"弯道超车"、促进中部崛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部地区应抢抓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促进中部地区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形势变得严峻复杂,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继续增多.尽管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出了稳定金融秩序、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目前收效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75.
“对我们有房贷的业主真是巨大打击”“华二学区弯道超车立马第一档顺位!”近期,上海前滩中介纷纷打出这样的标语,这是什么情况?原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下文简称“华二前滩”)刚刚发布2021年招生新政,与往年不同的是,想进第一档排序,要给儿童在房产证上加名字。此公告一出,前滩老业主们纷纷“炸锅”。  相似文献   
76.
传统涵长计算公式在小半径弯道内斜交涵的应用上有缺陷,按照传统涵长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涵长与实际上要求的涵长之间的差值会很大;文章对涵洞长度计算理论公式进行推导,并证明出公式在设计生产中的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撷趣     
正魔鬼"U"字弯有"中国死亡公路"之称的山西省太原至古交二级公路有一个又急又陡的"U"字弯。对于过往的车辆,它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可怕,除了死亡事故外,平均每个星期就会有一辆车在这条黑色"U"字弯道上发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8.
一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逼入"弯道",地处中国中部的湖南省也受到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很多地方都在"刹车慢行"的大背景下,"蓄势已久"的湖南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应对危机、进而利用危机中的"机遇"加快发展的目标——"弯道超车"。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外经济的影响并结合各国在危机下实施"弯道超车"的成功经验。着力研究电子商务对湖南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此来加速湖南经济的"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79.
弯道,按道路情况可分为平路转弯和上下坡转弯。汽车要安全平稳地通过弯道,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选择车辆行驶路线,以保证行驶平稳;二是尽量选择较大的转弯半径,控制好行车速度,使离心力降到最小。平路转弯:汽车在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行驶速度会比较快,在行驶速度较快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这样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平稳性,严重时还会造成翻车事故。因此正确  相似文献   
80.
胡宏  付敏  胡静  黄琳 《中国西部》2012,(22):24-25
强业不强城,与强城不强业,都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弊端,造成城市空心化与同质化。远的不说,就是今天在广州番禺、上海松江、内蒙古鄂尔多斯新城,屡见不鲜。产业与城市,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何让其和谐共生,让人类栖居久长,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